文档介绍:静脉炎之治疗方案评估
液体的属性– pH值
正常血液
酸中毒
碱中毒
死亡
死亡
- pH是药物配伍禁忌的一个主要诱因
- 药物沉淀物的生成
pH值
机密仅供内部发行
-
pH<,<;
pH>
超过正常范围的药物均会损伤静脉内膜.
pH<
在无充分血流下明显静脉内膜组织改变
-
内膜刺激小
pH>
使内膜粗糙后,血栓形成可能性
pH值
渗透压的概念:
用于描述溶液中微粒的数量,当水和溶液用透析膜隔开时,由于溶液含有一定数目的溶质微粒,对水产生一定的吸引力,水即渗过透析膜而进入溶液,这种对水的吸引力就叫做渗透压。
临床上渗透压的单位毫渗透分子量/升(简称毫渗量/升)(mosm/L),1mosm/L即每升溶液中含有1毫克分子量(mm)的溶质所产生的对水的吸引力。
描述溶液中微粒的数量
临床上渗透压的单位毫渗透分子量/升
(简称毫渗量/升)(mosm/L)
机密仅供内部发行
渗透性和细胞体积
低渗
等渗
高渗
血浆渗透压为240-340mOsm/L,285mOsm/L是等渗标准线
渗透压影响血管壁细胞水分子的移动
低渗溶液:<240 mOsm/L
%氯化钠溶液
等渗溶液:240-340mOsm/L
%氯化钠溶液 5%GNS溶液
高渗溶液: > 340mOsm/L
如10%葡萄糖
渗透压
渗透压与静脉炎的关系
低渗溶液<240 mOsm/L
–使水分子向细胞内移动,细胞水份过多--细胞破裂、静脉刺激与静脉炎,用于稀释或调节高渗药物
等渗溶液240-340mOsm/L
–与血液等渗而不会造成细胞壁水分子的移动
高渗溶液> 340mOsm/L
–吸取细胞内水份,血管内膜脱水、内膜暴露于刺激性溶液而受损--静脉炎、静脉痉挛、血栓形成。不常用于稀释配置药物
渗透压---是引起静脉炎的最相关因素
渗透压越高,静脉刺激越大
研究表明:渗透压超过600mOsm/L的药物在24小时内会发生化学性静脉炎
卡文渗透压750mOsm/L
% 渗透压810mOsm/L
20%甘露醇渗透压1100mOsm/L
8
2018/5/8
临床常用药物的渗透压/pH值
药物名称
渗透压mOsm/L
阿霉素
280
5-FU
650
环磷酰胺
352
长春新碱
610
3%氯化钠
1030
TPN
1400
甘露醇
1098
5%碳酸氢钙
1190
50%葡萄糖
2526
药物名称
pH值
安灭菌
-
大伦丁
吗啡
-
氯化钾
-
万古霉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