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高血压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59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血压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docx

上传人:w447750 2018/5/8 文件大小:5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血压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血压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合并症致残率、致死率高。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管理,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国家和患者的疾病负担。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病”范畴,中医药在高血压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作用,可对高血压高危人群进行调理;对高血压1级低危患者,高血压2级以上、服用降压药后血压达标但仍有头晕头痛等症状的患者,或服用降压药后血压仍不稳定的患者,或服用降压药后有干咳、下肢水肿等副作用表现的患者进行中医药治疗,可以改善症状、稳定血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高血压分级诊疗服务目标、路径与双向转诊标准
目标充分发挥团队“三师共同服务”的作用,指导患者合理就医和规范治疗,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使患者血压达到控制目标,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路径(如图1)
图1 高血压患者分级诊疗路径图
二级及以上中医类医院
高血压
基层患者
危险因素
靶器官损害
合并临床疾患
低危
中危
高危
病情稳定
分级管理
需要进一步评估
进行危险分层
靶器官损害衰竭
需要进一步治疗
高血压急症
难治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
疑难重症或合并全身疾患的检查、评估、治疗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治疗方案确定的病情稳定患者
需要进一步辨证治疗
危险分层
检查评估
初步辨证
维持治疗
长期达标
转诊标准诊断明确,治疗方案确定,病情稳定的患者下转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高血压患者的诊断与评估
高血压诊断标准: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同时发挥中医证候辨识作用。遵循“四诊合参”的原则,重点进行病史、症状与体征、舌脉诊等综合信息采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发布的《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诊疗方案》,把握高血压基本病机进行中医辨证。

(1)病史:发病年龄,血压最高水平和一般水平,伴随症状,降压药使用情况及治疗反应。
(2)个人史:生活方式(饮食、酒、烟等),体力活动,已婚女性注意询问避孕药使用情况。
(3)既往史:了解有无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糖尿病、痛风、血脂异常、支气管哮喘、睡眠呼吸暂停征、肾病、甲状腺疾病等病史。
(4)家族史:询问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及其发病年龄等家族史。
(5)社会心理因素:了解家庭、工作、个人心理、文化程度等社会心理因素。

(1)规范多次测量非同日血压,初诊患者测量双上肢血压,如怀疑体位性低血压,应测坐位和立位血压。
(2)测量身高、体重、腰围。
(3)心率、心律、大动脉搏动、血管杂音。
(4)舌质、脉象。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及医疗机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具体分为基本项目,推荐项目和选择项目,详见“高血压患者危险分层的检查评估指标表”。

(1)心脏:心悸、胸痛、胸闷、心脏病理性杂音、心电图异常表现、下肢水肿。
(2)脑和眼:头痛、头晕、视力下降、感觉和运动等神经系统表现异常。
(3)肾脏:多尿及夜尿增多、血尿、泡沫尿,腹部有无肿块,腰部及腹部血管性杂音。
(4)周围血管:间歇性跛行,四肢血压、脉搏、血管杂音、足背动脉减弱。

以下几种情况应警惕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
(1)发病年龄小于30岁。
(2)高血压程度严重(达3级以上)。
(3)血压升高伴肢体肌无力或麻痹,周期性发作,或低血钾。
(4)夜尿增多,血尿、泡沫尿或有肾脏疾病史。
(5)阵发性高血压,发作时伴头痛、心悸、皮肤苍白及多汗等。
(6)下肢血压明显低于上肢,双侧上肢血压相差20mmHg以上,股动脉等搏动减弱或不能触及。
(7)降压效果差,不易控制。
(8)夜间睡眠时打鼾并出现呼吸暂停。
(9)长期口服避孕药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者。

级别收缩压/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120 和<80
正常高值 120~139 和/或 80~89
高血压≥140 和/或≥90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和/或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和/或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和/或≥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 和<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