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就业局扶贫工作汇报
导语:就业局创新工作思路,多举措大力开展就业帮扶工作,推动就业促进贫困群众脱贫。
武宁县就业局创新工作思路,多举措大力开展就业帮扶工作,推动就业促进贫困群众脱贫。
一是大力开展就业培训。依托武宁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县职业中专,根据贫困家庭劳动力意愿和当地企业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提升贫困家庭就业创业能力。
二是引导贫困劳动力转向家庭服务业就业。根据服务业带动就业效率高的特点,引导贫困家庭劳动力转向家庭服务业就业,组织其就近参加家政服务培训,掌握家庭服务业上岗基本技能,同时,加大对家庭服务业的扶持力度,发展和培育一批有一定规模的家庭服务企业,对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的家庭服务企业按规定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扶持政策。
三是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凡通过创业带领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的自主创业人员,可向就业局申请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扶持。
一是摸清底细,对症下药。结合人力资源台账建设工作,摸清全县贫困人员实际情况,全县贫困村85个,贫困人员54908人,劳动力37013人,其中:男性19640人,女性17373人。劳动力中“4050”人员12633人,其中:男性3989人,女性8644人。依据贫困人员在技术、资金、就业等方面的需求分类建立扶贫帮扶台账。
二是制定规划,实施培训。按照“八难”“八有”要求,确保到XX年劳动年龄段内有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员“应训尽训”,实现有条件的贫困户“1户1人1技能”全覆盖。XX年已培训220人,XX年和XX年分别计划培训500人。
三是强化宣传,帮扶到位。通过各种形式对扶贫优惠政策进行广泛宣传,提高知晓率,并积极落实就业扶贫政策。XX年发放贫困高校毕业生就业补助 3人1500元,XX公开招录贫困高校毕业生10人。XX年贫困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聘正在准备中,招聘“三支一扶”贫困高校毕业生2人。
四是完善政策,精准扶贫。出台《关于做好农村建卡贫困人员就业工作的通知》文件,包含对招用贫困人员的用人单位给予奖励,对介绍贫困人员就业的中介机构给予奖励,通过公益性岗位对困难就业人员进行过渡性安置并给予岗位补贴,激励贫困高校毕业生积极到企业和基层单位就业等有关政策。
加大季节性转移力度,提高农牧民收入。充分发挥劳务中介组织、劳务经纪人作用,促进转移就业,提前与用工地对接用工意向。往年外地用工地的负责人都会积极到伊宁县对接外出务工事宜,但今年经济运行下行,用工地的负责人没有前来对接劳务用工。根据这一现状,县人社局早安排、早联络、早对接,提前组织劳务经纪人和劳务派遣公司,赴用工地考察对接,确定了用工意向,同时召开XX年伊犁州直季节性劳动力转移工作推进会暨伊宁县欢送会欢送1600余名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XX年已完成劳动力转移输出万人次,其中季节性转移就业万人次,占全县劳动力转移就业总人数的61%,实现创收亿元,人均转移收入9722元。
努力推动全民创业,激发就业活力。新创建伊宁县创业就业综合农贸市场创业孵化园,新培育温亚尔乡养殖创业孵化基地、喀什乡创业孵化基地及弓月社区创业孵化基地等6个创业孵化基地,吸纳创业人员262人,带动就业720人。全年征集投资少、见效快、收益稳的创业项目36个,已征集合格创业项目36个;落实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政策,扶持创业,引导、鼓励当地群众发展庭院经济,围绕养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