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2015年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必背概念知识点整理
内部资料妥善保管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1、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
2、分数方程的计算方法与整数方程的计算方法一致,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统一分数单位。
3、分数加减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在计算过程,整数的运算律对分数同样适用。
4、计算异分母分数混合运算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时将所有的分数进行通分,再进行计算,二是先根据需要进行部分通分。根据算式特点来选择方法。 5、在比较分数与小数大小时,要先统一他们的表现形式。将分数转化为小数或者将小数转化为分数。只有表现形式统一了,才有可能比较大小。 6、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将小数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分。具体是:看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边写几个0做分母,把小数点去掉的部分做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7、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的商即可,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
8、在分数化成小数时,如果分母只含有2或5的质因数,这个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含有2或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9、分数单位:用分子是1、分母是某一自然数(0和1除外)的分数(即几分
之一)作为分数单位。
第二单元:《长方体(一)》
知识点: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各部分的名称。
(1) 表面平平的部分称为面;两面相交便形成了一条棱;而三条棱又交于一点,
这个点叫作顶点。
(2) 左面的面叫左面,右面的面叫右面,上面的面叫上面,下面的面叫下面(或
叫底面),前面的面叫前面,后面的面叫后面。
(3) 长方体有12条棱,这12条棱中有4条长、4条宽和4条高。正方体的12
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2、长方体、正方体各自的特点。
3、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因为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4、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或者是长×4+宽×4+高×4
长方体的宽=棱长总和÷4-长-高长方体的长=棱长总和÷4-宽-高长方体的高=棱长总和÷4-宽-长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知识点:正方体展开共11种
1—4—1 型 6个
2—3—1 型 3个
2—2—2 型 1个楼梯形
3-3 型 1个
注意:(1)田字型与凹字型的全错。
(2)正方体展开至少和最多都只剪开7条棱。
知识点:1、表面积的意义:是指六个面的面积之和。
2、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长方体的表面积(6个面)=长×宽×2 +长×高×2 +宽×高×2
(上下面) (前后面) (左右面)
S长=(长×宽+长×高+宽×高)×2 4、正方体的表面积(6个面)=棱长×棱长×6S正=棱长×棱长×6
(一个面的面积)
知识点:1、在观察中,通过不同的观察策略进行观察。
如:一种是看每个纸箱露在外面的面,再加到一起;另一种是分
别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不同角度的观察,看每个角度都能看到多少个面,再加到一起。
2、发现并找出堆放的正方体的个数与露在外面的面的面数的变化规律。 3、求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棱长×棱长×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
(一个面的面积)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一)
篇二:最新版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2015北师大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一、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和假分数
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等于分母。
2、真分数和假分数:
①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②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③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2、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①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
②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三、分数的基本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