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经济发展论文经济效益论文
关于中原跨越发展的理论探索
[摘要]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跨越发展,还必须着力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规划的机遇,按照“一个载体、三个体系”的思路,促进“三化”协商发展,培育并构建拉动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形成有效提高经济质量效益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跨越发展探索
一、加快郑汴新区建设,培育核心增长极
按照“复合城市”理念和紧凑型城市模式进行开发,推动组团式发展,建设既有城市又有农村,一、二、三产业复合,经济、人居、生态功能复合的现代复合新区。加快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率先推行城乡一体、公共资源共享等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公交、电信同城,使之成为全省城乡统筹改革发展的先行区。加快进一一步深化郑汴新区的对外开放,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使之成为全省对外开放的主平台和承接高水平产业转移的主导区。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增强人口集聚功能,使之成为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新城区。发挥郑州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强化物流、信息、金融、会展、教育、商务等现代服务功能,使之成为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中心。在交通方面,形成同城一体的交通格局;产业合作方面,形成产业发展一体化格局;社会公共资源共享方面,深入开展文化、教育、电信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强化区域服务功能;生态和环境保护方面,使之逐步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节约型新区。
二、促进“三化”互动协调发展
,促进农业现代化
新型工业化道路,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一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金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是助推河南实现“三化”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突破口。大力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产生结构层次,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又为河南城镇化提供坚实的产业载体。同时。新型工业化强调兼顾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切集型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充分发挥河南的人力资源优势,大规模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另一方面通过新型工业化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必要的硬件与软件支撑,包括第二产业提供的农用机械设备等硬件以及第三产业提供的技术、信息、人才和丰富多样的社会化服务,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稳定特色城镇化
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在加快非农产业发展的同时,势必会推动农业的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又是提升河南新型工业化的有力保障:第一,加快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的市场化水平,加大对农用机械设备需求、农产品物流服务以及农业的金额、咨询、法律等服务需求,能够有效拓展工业、服务业向更高级化发展的空间,从而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第二,加快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发展提供更高品质的原材料,保障工业发展的基础。第三,加快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城市二、三产业发展提供劳动力保障。第四,加快农业现代化,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高质量食品保障。第五,加快农业现代化,城乡差距,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条件。
,支撑新型工业化
河南特色的城镇化实际上就是不牺牲农业又支撑工业的城镇化道路,特色城镇化不仅通过转移农村人口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前提条件,也通过拉大城市框架和完善城市设施为新型工业化提供载体,因而成为“三化”互动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