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保密培训教材.ppt

格式:ppt   大小:419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保密培训教材.ppt

上传人:allap 2018/5/9 文件大小:4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保密培训教材.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保密知识
制造中心人力资源部
2005年12月12日
保密工作的意义
保密范围
泄密渠道
公司保密措施及要求
保密协议
1
2
保密工作的意义
一、保密是维护公司利益的需要
秘密就是价值,对于一个公司来讲,有时在一个新项目、新产品的研究、生产过程中,都要投入相当多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其中的一些工作属于核心秘密,这样的秘密一旦泄漏,就会给公司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保密是确保公司生存的需要
商场就是战场,这是在市场竞争中得出的一条基本结论。保密与窃密的斗争,在同行业的商业竞争中,往往成为公司生存的重要因素。在许多情况下,获得同行业的一个重要情报,就可以节省许多资源,使自己在商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一旦泄密,就可能招来灭顶之灾。
2
3
保密工作的意义
三、保密是确保公司发展的需要
在公司的发展时期,保密就是保安全,保发展。公司在产品的研发、生产、对外事务交往都会涉及大量的公司机密,比如公司的发展战略、生产计划、内部组织结构、产品信息等。这些秘密安全不安全,关系到公司的发展关系到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胜负。所以保守公司的保密就是保公司的发展。
3
4
一、涉密文件的处理和档案资料的保密
1、拟写与印制:
承办人起草文件时,应提出发送范围、定何密级、保密期限等意见,报签发领导一并核定;
文件的草稿应按正文的密级管理;
承办人拟制完毕以后,应将文件的定稿由保密人员分发、保存;
秘密文件的复印、打印、铅印等,须经有批准权限的领导批准后,在公司内部或指定的地方场所进行,并严格控制份数;
文件印制过程中的校对稿和废页,要及时彻底销毁;
保密范围-日常工作中的保密
4
5
一、涉密文件的处理和档案资料的保密
2、文件的传递
发送文件、报纸、刊物等要由专门人员统一分发;
发往外地的秘密文件资料,要经有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不得经普通部门邮寄,在市内传递时要有专人专车直送。
3、文件的承办与使用
承办人在收发秘密文件时要及时做好登记;
借阅文件时要有领导的批准,并按规定办理借阅手续,无关人员不得阅知;
组织传阅的秘密文件要及时崔退,不得失去控制。
保密范围-日常工作中的保密
5
6
一、涉密文件的处理和档案资料的保密
4、文件的移交
一切秘密文件资料使用后,均须存放在档案室。确需业务部门自己保管的秘密文件资料,应放在有安全保障的保密柜内。
绝密件应专门保管。交接保密文件资料时,双方人员要当面点清,在移交文据上共同签字盖章,必要时由领导派人监交。
调动工作、离职人员必须把承办、保存的秘密文件资料和工作记录本全部清退给档案室(保密员),不得私自转交他人,交接不清不办理离职手续。
保密范围-日常工作中的保密
6
7
一、涉密文件的处理和档案资料的保密
5、档案资料的管理
在档案资料中有相当一部分涉及公司的秘密,有的甚至是核心秘密。因此,必须严格档案资料的保密管理。查阅公司的档案资料,必须按借阅档案的要求,写明使用目的、内容和方法,经领导同意由档案室按有关规定办理。借阅的档案材料,不得转借他人。
6、废旧资料的销毁
废旧资料,是指按规定不需要归档的文件资料和已经超过保密期限、无存档价值的档案资料,以及办公所用的废旧报纸等文字资料。由于在这些资料中也有一些公司的秘密,所以对这些资料的销毁,也必须要按规定进行。
保密范围-日常工作中的保密
7
8
二、会议保密
公司的各种会议,往往涉及不同程度的公司秘密。会议保密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公司的效益、生存和发展。因此,对会议的保密必须十分重视。
1、涉密会议的提前保密准备
对会议的秘密程度要进行恰当的评估。
制定好会议保密计划和措施
对会场进行安全检查。
保密范围-日常工作中的保密
8
9
二、会议保密
2、涉密会议期间的保密管理。
对与会者进行保密教育;
严格保密纪律,做到不该说的不说,不该看的不看,不该问的不问,不该带走的不带走;
运用先进的保密技术,主要是反窃听技术,反***技术,防微机辐射技术,防电话串音技术等等。
3、涉密会议精神的传达要求
传达涉密会议精神,应根据会议的精神和规定的传达范围,在有保密条件的地方进行。没有传达任务的内容不得传达,要求传达的内容不得擅自扩大传达范围。
保密范围-日常工作中的保密
9
10
三、电子邮件保密
1、对于从电子信箱上收到的不健康的文件、信息,及时删除,做到不传播、
不议论;
2、不用电子邮件传递有关客户的涉密的文件资料,不传送客户的重要
商务资料;
3、企业的资料确实需要通过电子邮件传送,应进行加密处理,加上密
码再传送。对方收到的资料进行解密处理,输入相应的密码后才能阅读;
4、对于来路不明的邮件不打开、不阅读,并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