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南阳市课改经验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42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南阳市课改经验总结.doc

上传人:shujukd 2018/5/9 文件大小: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南阳市课改经验总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派生机在南阳
——南阳市小学语文课改经验总结
2002~2004年秋,沐浴着课程改革的春风,南阳市14个县市区相继进入课程改革试验。5年来,面对机遇与挑战,我市基础教育研究室和全市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以科学的态度和满腔热情,积极投身于课改的浪潮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和新课改一路同行,与新课改共同成长,使我市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奇葩争艳,万紫千红,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我们的做法是:
一、抓培训,确保新课改的有效实施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直接实施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基于这一认识,课程改革伊始,我们就紧紧抓住“教师培训”这一牛鼻子,以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为切入点,以丰富多彩的培训形式为载体,以转变教师观念、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标,采取了以下方法措施:
1、全方位通识培训,突出教师观念转变
2002年7月至今,我市教研室协助各区县市进修学校信后组织了区(县市)、校级领导的封闭式通识培训、全体实验教师的通识和学科培训、骨干教师的提高培训。通过聘请专家作专题讲座,组织全体培训者参与讨论,使大家的思想得到了统一,观念得到了更新。
2、注重教材培训实效,促进教师实践能力提高
随着课改实验的不断推进,我市在课改初期开展大量的新课程通识培训的基础上,更注重结合实际调整培训内容,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真正转变。为了进一步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与策略,加深广大教师对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的理解,用好实验教材和中高年级修订教材,我市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材培训。
教材培训分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实验启始年级培训。我们先后聘请北师大、西师大郑国民、马新国、陈铮、于桂清、赵洪兰、周光璇、尹祖琴、程晋和省教研室的时广郑、张琳、卢玉玲等老师亲临我市,为全体教师作面对面的教材培训;先后派区教研员与教师赴北京、天津、四川、福建、郑州等地参加教材出版社的培训,并通过组织区级二级培训,帮助教师正确把握实验教材,提升教学水平;第二个层次是一年级的教师岗前培训。我们把通识培训和学校培训相结合,广泛挖掘校本资源,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实践引领作用,将一年级的教育教学重难点分小专题进行交流与突破;第三个层次是对各年级教学进行单元引领。由于课程标准对各年级具体的教学目标描述较为笼统,教材对知识技能的训练又以隐性的方式呈现,造成教师在日常教学重一些基本的技能训练得不到落实。因此,每学期开学初,市教研室要求各县区教研室成立课改中心教研组,组织中心组成员对单元教材进行分析,并将学段目标细化到每一个单元中,通过典型课例的教学设计引领教师把握教学要点,落实单元教学任务。我们还组织新教材研究日活动,将课例研究通过课堂教学、大家评议、提出建议、再次试讲的方式,使阅读教学扎扎实实在探索中把握,在实践中提高。第四个层次_——专题培训。我们把语文教学分为汉语拼音教学、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与表达、口语交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共六个专题进行培训。通过上研究课、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相关章节、专题报告以及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实验教师进行针对性很强的专题培训,切实解决教师上课难的问题。同时,我们注意对非实验年级教师的渗透性培训。推出课改年级和非实验年级的对比研究课,赛课活动时确定新教材课题,要求课改年级和非课改年级教师均参加经验交流,使课改新理念辐射到非实验年级。
3、组织活动培训,坚定教师信心
发挥首批省课改实验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市教研室会同市普教科于2004、2005年分别在卧龙区、宛城区召开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活动期间,1000多名来自各县的教研员、学校领导、一线教师学习了两区6所课改先进学校的经验,观摩了60多节展示汇报课,取得了真经,少走了弯路,坚定了教师投身课改的信心,推动我市阅读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4、充分利用教育网络,扩大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我市教育教研网、人教网、园丁网、中国基础教育网等扩大教育资源,提高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淡化对教材的依赖,激活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抓(教研)活动,整体推进课改深入发展
为练造教师实施新课程教学的基本技能,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市教研室以转变教师角色为突破口,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重点,以实现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为目的,以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为载体,精心组织了一系列教学研究活动,为广大教师搭台铺路,建功立业。
1、新课改调研及研讨活动。
课堂是“生长”问题的地方,也是教师教学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更是影响课改成效的关键之处。因此,多年来,我市语文课改指导小组成员和语文教研员一直坚持尽可能多地深入基层,深入到语文教学课堂之中,了解教学动态,发现存在问题,思考解决办法。同时,市教研室每学期召开1~2次课改调研及研讨活动,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