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石榴.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石榴.doc

上传人:yunde113 2015/5/3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石榴.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题
石榴
课型
预****展示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学****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2、品味精美的语言,培养敏锐丰富的语感。
3、欣赏石榴的美,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展示
教学重、难点
重点:1. 找出文中描写石榴特征的句子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志”。
难点:理解作者托石榴之物,言颂扬我们民族美好情操之志。
课前指导
本单元四篇课文均属于状物类记叙文。状物类记叙文的特点——以描写和叙述为基本表达方式,描写时抓住事物的某些特征,或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
这篇课文是郭沫若文艺散文《丁东草(三章)》中的第三篇,写于1942年10月31日。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关头:国民党反动派妥协投降,***抗日爱国运动,亲日顽固派大肆鼓吹崇外媚日、投降屈从的反动论调,一些政界人物和文化人士变节投敌,苟且偷生;而中国共产党则高举抗日救亡大旗,坚持抗战,力挽狂澜。在此背景下,作者写成此文。本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的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品格和精神,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托物言志:
教学流程
环节和时间预设:
1、导入、分配任务(5分) 2、分组准备(10分)
3、分组展示(25分) 4、巩固积累(5分)
具体过程
导入
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 ),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 )、( )、历史学家、考古学家、( )、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回国后从事文艺活动,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抗日战争期间,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主要作品有:《》(诗集),《》、《蔡文姬》、《棠棣之花》(历史剧)等。
二、字音、字形。
奇崛( )  枯瘠( )    辟易( ) 犀利( )   玛瑙( )  
柔媚( ) 金罍( )  丰腴( )    唾津( ) 潜溢( )
争妍( )   皓齿( ) 盎然( )  锈彩( )   束缚( )
 三、词语积累
奇崛:奇特突出。枯瘠:这里形容植株干枯、瘦弱。
辟易:退避。陆离:形容色彩繁杂。
犀利:锋利。妙幻:巧妙奇异的变化。
丰腴:丰满。锈彩:指古铜、铁器年久生锈的斑驳纹理。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柔媚:柔和可爱;温柔和顺,讨人喜爱。
匀称:均匀,比例和谐。唾津:唾液。
写一写,记一记(将以上字词在下面横线上抄写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