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文档名称:

梓潼县灾后恢复重建实施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408KB   页数:4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梓潼县灾后恢复重建实施规划.doc

上传人:weizifan339913 2018/5/9 文件大小:40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梓潼县灾后恢复重建实施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梓潼县灾后恢复重建实施规划
一、灾区基本情况
(一)自然地理概况
梓潼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丘陵向低山过渡地带。位于东经104°57′16″至105°27′35″,北纬31°25′27″至31°51′43″之间。背靠剑门山脉,东与南部、盐亭县交界,南与三台县、绵阳市游仙区相连,西与江油市接壤,北与剑阁县毗邻。县境东西宽约35公里,,国道108线纵贯南北,省道302线横贯东西,宝成铁路、成广高速公路擦境而过,幅员面积1442平方公里。
县境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潼江以东多为海拔700米以上的高丘和低山;潼江以西多为海拔600米左右的中、浅丘。
境内河流以潼江为主干,众多溪河成羽状分布潼江两岸,县境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夏热冬暖,日照充足,降水充沛,雨热同季,四季分明。
梓潼地处龙门山脉地震带边缘。龙门山地震带曾多次发生6级以上强烈地震,受龙门山地震带制约,影响至梓潼有强烈震感,尤以“5·12”汶川8级特大地震影响最大,震感最强,损失最重。此次地震,我县受害损失仅次于汶川、北川等极重灾区。
(二)经济社会概况
梓潼县辖32个乡镇、329个行政村、5个社区,总人口39万人,县城规划区面积24平方公里,,县城人口
5万余人。
近年来,我县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农业富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和谐发展”四篇文章战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锐意进取,着力打造“工业七大支柱产业”,加快推进“农业八大基地”和以“五网络、五体系”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007年,。人均GDP达到8287元,,,;,,,利润总额达到190万元,,,旅游直接收入1423万元。,。城市建设投入加大,城市面貌显著改观,宜居城市特色显现,交通、水利、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三)地震损失情况
“”汶川特大地震波及我县受灾面广、损失巨大,极重灾区面积440平方公里,乡镇11个(包括先锋、双板、金龙场、仙鹅、白云、卧龙、黎雅、石台、许州、宏仁、三泉),街道社区4个,,其中死亡7人,重伤21人,轻伤754人,,,同时,梓潼为重灾区内的极重灾害异常点:马鸣乡(阳坪村、高桥村)、马迎乡(金石村、剑门村),死亡1人,轻伤5人。重灾区面积1002平方公里,乡镇21个(小垭、演武、文兴、马迎、交泰、马鸣、建兴、双峰、二洞、豢龙、宝石、定远、大新、东石、文昌、长卿、观义、玛瑙、石牛、自强、仁和),街道社区8个,受灾总人口24万人。其中:死亡12人;重伤188人;轻伤1501人;失踪4人;;。
地震给我县经济社会、基础设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损失,地震发生时,县委、政府指挥有力,应急有效,各行各业反应迅速,抢救及时,虽然全县伤亡人数少,但财产和经济发展损失严重,。
1、。全县城镇供排水管网损
毁139公里,;;城镇道路损毁34公里,桥梁损毁1座;污水厂受损1座;城镇垃圾处理厂受损1座。
2、。粮食作物受灾13000亩,经济作物受灾13030亩,水稻制种受灾10990亩,灭失农田340亩,损毁农村沼气池4386口等。林业损毁生产用房12128平方米、林区道路22公里、给水管道13公里、水渠2800平方米、瞭望台8个、林木2932亩。,损毁畜牧站、兽医防疫站业务用房15900平方米,畜禽良种场业务用房6000平方米,死亡大牲畜2950头、生猪34488头。损毁农机具等设备设施1907台(套)、提灌站90座8503千瓦,机耕道51公里。
3、。全县农房倒塌22256户3449680平方米,严重受损房屋39469户5920350平方米。全县共损毁居民房2228600平方米,。
4、基础设施受灾损失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