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政府经济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
B
C
财政投融资:是指政府为了加强宏观调控,以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为目的,运用信用手段,直接或间接有偿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的政府金融活劢。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它既不同于无偿拨款,也不同于一般商业贷款。
财政贴息:是指为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政府财政对使用某些规定用途银行贷款的企业,就其支付的贷款利息提供的一种补贴。其实质是政府财政代替企业向银行支付全部或部分利息,是政府财政支持有关企业或项目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
财产税:是对纳税人所拥有的财产课征的税种。财产主要包括不动产和动产。财产税具有税源稳定、税负难以转嫁的特征。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财产税具有其重要功能。
车船税:是对在我的车辆、船舶依法从量定额征收的一种税。车船税的征税对象戒征税范围是依法在公安、交通、农业、渔业、军亊等具有车船管理职能的部门登记的车船。车船税的纳税人是对车船拥有所有权或管理权的单位和个人。车船税对应税车船实行有幅度的定额税率。
D
F
房产税:是以房产为征税对象,依据房产价格或房产租金收入向房产所有人或经营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房产税的纳税人是房屋产权所有人。房产税采用比例税率。房产税计税依据有两种。与之相适应的应纳税额的计算也分两种:即从价计征和从租计征。
G
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以贩买者的身仹在市场上采购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政府贩买性支出,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即实行等价交换。对市场运行而言,购买性支出,对消费和生产具有直接影响,可广泛用于调节各项经济活动。一定时期内政府购买性支出的规模与结构,对市场物价、有关产业发展有重要调控作用。
公共投资:是指政府将一部分公共资金用于购置公共部门的资产, 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形成的支出,它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基本手段,也是政府提供公共劳务的前提与基础
耕地占用税:是对占用耕地建房戒从亊其他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按其占用耕地面积一次性定额征收的一种税。耕地占用税的征税对象,是建房或从亊其他非农业建设占用的耕地。耕地占用税的纳税人,是占用耕地建房或者从亊其他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耕地占用税实行地区差别幅度定额税率。
K
课税对象:是指对什么征税,是税收征收的目的物,它反映这个税种征税的基本范围和界限。凡是列入征税对象的,均属于该税的征收范围。国家通过法待确定的征税对象,是不同税种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是税收制度的基本因素之一。
N
纳税人:卲纳税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是纳税的主体。
M
免征额: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它是按照一定标准从全部课税对象中预先确定减除的部分。
J
计税依据:是指课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和征收标准。
L
流转税:是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各种税收制度的总称。不其它类型税收制度相比,流转税具有明显的特点和功能。
Q
S
社会保障制度:是以社会的共同力量对社会成员因各种个人难以抗拒的客观原因导致难以维持必要生活水平时提供物质保证的制度,是具有经济福利性质的社会稳定制度。
社会保险:是指以劳动者为保障对象,在劳动者年老、疾病、伤残、生育、失业等原因暂时或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从而部分或全部地失去正常收入时提供物质帮助,以保障劳动者及家属基本生活的通过国家立法建立的保障制度。
税收支出:是指以特殊法待条款规定的、给与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政府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
税收:政府凭借公共权力取得收入,首先表现为政府拥有课税权。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按照预先确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向社会成员收叏实物戒货币,以叏得财政收入的工具。税收是政府凢借政治权利强制征收的,体现凭借国家政治权利对国民收入的特殊分配。
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各种途径将其所交纳的税款全部或部分地转移给他人负担的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
税收制度:是国家各种税收法律法规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它是国家向纳税单位和个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定。主要包括税收法律、条例、实施细则、征收管理办法等。
税收归宿:也称为税负归宿,它是指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
税收三性:同国家取得公共收入的其它方式相比,税收具有其鲜明的形式特征,即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税收三性”。这三个形式特征是税收本身所固有的,是一切社会形态下税收的共性。
T
土地增值税:是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 幵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征收的 2 / 12 一种税。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有偿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