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舵机液压系统-六组.ppt

格式:ppt   大小:1,397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舵机液压系统-六组.ppt

上传人:wz_198613 2018/5/10 文件大小:1.3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舵机液压系统-六组.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ACB:浮动杆追随机构[Float Hunting Gear]
储能弹簧
太软:无法转舵
太硬:不起作用
防浪阀(双联溢流阀):
防冲击,沟通高低压油路
往复拨叉式液压舵机
第1页/共24页
8-2-1 泵控型舵机- 防浪阀
追随机构使油泵在开始和停止排油时流量逐渐增大和减小
可减轻液压系统的冲击
为防海浪等冲击舵叶时,造成舵杆负荷过大、系统油压过高和使电机过载
在油路系统中装设了安全阀(亦称防浪阀)
当舵叶受到冲击以致任一侧管路的油压超过安全阀的整定压力时
安全阀开启,油泵两侧管路旁通
舵叶会偏离所在位置,带动B点,使C点离开中位,油泵因而排油
当冲击负荷消失后
安全阀关闭
舵叶在油泵的作用下,返回,B点回位
第2页/共24页
8-2-1 泵控型舵机- 储能弹簧
C点偏离中位的距离受泵变量机构最大位移限制
只有在舵叶带动B点使C点回移后,A点才能继续操舵
这样,大舵角操舵动作不能一次完成
使泵流量总在零与最大值间变动
使操舵者感到不便,同时降低油泵效率和转舵速度
为解决这问题,在反馈杆上装了储能弹簧(可双向压缩)
当A点将C点带到最大偏移位置后
浮动杆就会以C点为支点而继续偏转,压缩弹簧
A点得以一次到达所要求的大操舵角
随着舵叶偏转,储能弹簧首先放松,并在其恢复原状后,才会将B点拉到与A点相应的位置,以停止转舵
在储能弹簧完全放松以前,B点不动,C点停留在最大偏移位置(使泵在较长时间内保持Qmax), 加快转舵速度
储能弹簧的刚度必须适当
若弹簧太软,则可能使B点先于C点而移动,操舵就无法进行
如弹簧太强,则大舵角操舵所需操舵力太大,甚至使储能弹簧不起作用
Cmax
第3页/共24页
9-2 液压舵机工作原理和组成
反馈机构
发送器
受动器
变向变量泵
转舵机构
舵叶
远操机构
操纵阀
三位四通阀
控制油缸
式换向阀手、液动
转舵机构
舵叶
副油泵
主油泵
变向泵式
换向阀式
第4页/共24页
9-2-1 泵控型液压舵机原理
组成:双向变量泵;转舵油缸;柱塞;舵柄;浮动杠杆追随机构;储能(存)弹簧;油路;安全阀;操舵控制机构;
第5页/共24页
9-2-1 泵控型液压舵机原理
原理:
单泵工作;
双泵工作;
变量变向过程;
舵叶左右偏转;
反馈过程。
应急操舵
Y处插入插销,可实现舵机室应急操作
第6页/共24页
9-2-1 泵控型液压舵机原理
大舵角操舵:
因C点的限制;还因为B点开始时不动,而不能实现A点一次性操舵到位。
使A点断续移动,泵油不能持续大油量进行。
解决方法设储存弹簧。
加装储存弹簧后能实现①大舵角操舵一次性到位;②油泵持续大排量供油。提高转舵速度。
第7页/共24页
9-2-1 泵控型液压舵机原理
储存弹簧预紧度要适当;
过大:则似刚性连接,大舵角无法进行操舵。
过小:则B点过早压缩,C点位移不够,泵不能排量排油。操舵就无法进行。
A
B
C
第8页/共24页
9-2-1 泵控型液压舵机原理
第9页/共24页
9-2-1 泵控舵机-控制系统、安全阀、放气阀
控制系统
受动元件的电气控制系统
浮动杠杆追随机构
安全阀作用:
防止转舵力矩过大时,油压过大、电机过载。
为防海浪等冲击舵叶时,造成舵杆负荷过大、系统油压过高而暂时的“跑舵”。这个过程叫防浪让舵。
当冲击负荷消失后,安全阀关闭,舵自动恢复到原来的舵角。自动恢复的过程叫“补舵”。
第10页/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