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目的:为确保产品从原材料进厂到出厂交付在制造、周转过程中工序不漏、数量不差、产品不混,一旦发生质量问题能够迅速准确地查出原因,为追溯提供信息服务,特制定此规定:
适用范围:适用于大牧场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从进料到产品售后服务过程的批次管理。
定义:1. 批次管理是产品从原材料投入到交付出厂的整个过程中,实行分批次的管理
:根据记载的标志追踪产品的历史、使用情况。
:批次清、数量清、质量清、责任清、生产动态清;分批投料、分批加工、分批转工、分批入库分批保管、分批装配。
职责: ,负责批次号部位和方法的确定。
。
批次管理实施流程:
、分批标识、分批摆放和分批记账。
原材料入库批次号的构成: 进厂日期+第几批+生产厂家名称(例如:原料肉中敖集团0
20120308 01 ZA
原材料进厂时经检验合格后,经仓库保管员员核对名称、规格、数量无误后方能入库。入库时库管员须详细记录该批材料进厂时间、生产厂家、型号、规格、数量以及该材料的批次号。如果当天到货的同一原料有多个生产日期则分别填写,入库的材料须分类堆放、标识,并在存卡上注明批次号。
2、物料支取
,保管员负责在领料单要写明用于产品名称、批次,所领材料名称、规格,数量。运营部对标识批次不全的物品,拒绝领用。
,例如:批次号20120308 01 ZA 的原材料一次性发完,则在领料单上写上该批产品的批次号20120308 01 ZA
,则在该批材料的批次号后加分歧号作为产品的批次号。例如:一批材料的批次号为20120308 01 ZA
共分发了5次,即“20120308 01 ZA则分别在其后加“-01~-05”、-02…20120308 01 ZA -05”来作为每次材料的批次号。
3、半成品批次管理办法
半成品批次号的构成: 品名+生产日期+装袋人员代码
例如: 羊杂标识打印:YZ 071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