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doc

上传人:liwenfei1314 2018/5/11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家长与孩子共同学****br/>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郭淑珍
俗话说得好,“好父母胜过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严重脱节,导致教育的不和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产生了许多的困惑: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学****能力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承受能力很差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种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家庭教育的现状。学生良好行为****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两天。现状之一:教子方法有失偏颇我们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后不难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不吃亏"型。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遭遇",用在教育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孩子在幼儿园,在小学一旦受到委屈,家长就会教育孩子谁打你,你就打谁,他打你你就打他。只重视学****成绩型:
具体表现在:其一、重视分数。孩子不好好学****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的常用手段,学****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三是担心孩子做学****以外的事耽误学****时间。倘若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长几天都没有笑容。其二、舍得物质投资投资,忽略亲身体验孩子的生活。不少家长为子女请家教、买《参考》、或者亲自辅导,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忽视孩子的责任心的培养,及生活能力的培养。(二)"顺其自然"型。这是边远农村家长教育孩子的主流,因为自身的价值观及能力的大小而不得不采取的教育方法。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事业,忙生计而无暇顾及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没有亲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对自己的孩子不了解,一旦有问题就拳脚相加,棍棒教育,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具体表现为:其一、"寄养"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外公、外婆等"隔代人"。或亲属及保姆,自己很少或几乎不与孩子心理沟通,而长辈们几乎都是围着孩子的“衣食住行”为中心的保姆式的教养方式,
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嫉妒心强;自私争强好胜,缺乏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其二、"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而自身缺少家庭教育方法,因为家长与孩子缺少建立平衡的家庭关系,导致孩子缺乏心理的指导师,引路人从而产生逆反心理,不服管教。家长常常感叹在子女面前,教育“无从下手”、“伤脑筋”。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现实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龙”和“顺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症结所在。所谓的“超现实性”,是指家长对待孩子“严”而出“格”。他们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