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刑法及刑事诉讼法.doc

格式:doc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刑法及刑事诉讼法.doc

上传人:n22x33 2015/5/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刑法及刑事诉讼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刑法
刑法概述
1、刑法概念及渊源
A 定义:刑法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和通知秩序,以国家名义制定的,关于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者使用何种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B 渊源
a 刑法典。刑法典是国家以刑法名称颁布的,系统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我国1979年颁布,并在1997年经过修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可谓刑法典。
b 单行刑法。国家以决定、规定、补充规定、条例等名称颁布的,规定某一类犯罪及其法律后果或者刑法某一事项的法律。
c 附属刑法。
d 自治地方的省级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的特点和刑法典的基本原则指定的变通或补充规定,可谓刑法的渊源。
2、刑法分类及特
A 刑法的分类
a 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
b 普通刑法与特别刑法
c 单一刑法与附属刑法
3、刑法基本原则
A 罪刑法定原则(第三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B 平等适用刑法原则
C 罪行相适应原则(第五条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4、刑法的效力
A 属地管辖权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船舶和航空器包括民用的,也包括军用的。国际列车不再本款规定之内。
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B 属人管辖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犯罪的,不受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限制。
C 保护管辖权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
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保护管辖使用条件:1、行为主体必须为外国人。
2、行为地必须是在我国领域外。
3、罪行最低定刑3年以上有期徒刑。
4、犯罪地和我国刑法均将该行为规定为犯罪。
D 普遍管辖权主要指劫持航空器犯罪、危害应受国际保护人员包括外交代表的犯罪等危害人类共同利益的犯罪。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
F 刑法的时间效力
a 刑法的溯及力
刑法时间效力采用“从旧兼从轻”原则。
b 刑法的生效时间
生效时间为刑法公布之日起生效或公布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在生效。刑法失效有自行失效和国家立法机关明确宣告失效两种。
犯罪
犯罪的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犯罪的特征
A 社会危害性
B 刑事违法性
C 应受惩罚性
3、犯罪主客体
A 主体(包括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人或单位)
a 自然人犯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自然人。
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
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指具体犯罪行为,不是指具体罪名。
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b 单位犯罪个人以单位名义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时个人犯罪,但是如果是单位集体或单位领导人决定,由单位内部人员具体实施的犯罪行为为
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判处刑罚。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注:构成单位犯罪必须符合的两个条件:一是经单位全体成员或者单位决策机构集体做出决定,而不是单位中的某个人以某人名义擅自作出的决定;二是非法所得归单位所有。)
B 客体(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a 一般客体
亦称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