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传染病上报及法律法规培训.ppt

格式:ppt   大小:1,091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传染病上报及法律法规培训.ppt

上传人:luyinyzha 2018/5/13 文件大小:1.0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传染病上报及法律法规培训.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传染病上报管理
预防保健科
传染病相关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名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性病防治管理办法》
《艾滋病防治条例》
《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
传染病防治和报告工作
《中华人名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乙丙三大类,39种。
手足口病:,丙类。
甲型H1N1流感:,乙类
传染病报告工作
(一)传染病上报管理流程
报预防保健部
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
感染科
临床科
各门急诊
发现传染病例
(四)少发病种报告方法
AFP(即急性弛缓性麻痹)包括: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脊髓炎)
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
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
神经根炎
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
单神经炎
神经丛炎
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软瘫、高钾软瘫、正常钾软瘫)
肌病(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
急性多发性肌炎
肉毒中毒
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
短暂性肢体麻痹
AFP报告方法:
发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后,应在6小时内,以电话、或其他最快的方式报预防保健部
AFP病例报告注意事项:
在报告的同时,还应采集病人粪便标本
(1)采集时间越早越好,且最好在麻痹出现14天以内:
(2)两份标本间隔24-48小时;
(3)每份标本量约8克盛便容器须洁净、干燥,予以消毒灭菌后使用;
(4)标本需在2〜8゜C冷藏、运送。
麻疹疑似病例报告方法:
(1)麻疹疑似病例定义:发热、出疹,伴咳嗽、卡他性鼻炎、结膜炎三者之一。
(2)采样要求:采集血标本1ml(普通管,不加抗凝剂),及时送预防保健部。
(3)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报预防保健部。
(4)病人处置:转传染病医院隔离治疗。
其他少发病种如:流脑、乙脑、登革热、疟疾、流行性出血热等,一旦确诊立即电话报告预防保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