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再别
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徐志摩
徐志摩
徐志摩(1896——1931)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新月派”代
表诗人。曾留学美国、英国,其
诗深受拜伦、雪莱的影响,语言
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
的风格。代表诗歌《再别康桥》、
《沙扬娜拉》等。
徐志摩于1920年去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两年中大部分时间在康桥度过。这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视康桥为“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1928年秋他重到英国,自然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在归国的船上作了此诗,因1922年离开英国时写过《别了康桥》一诗,后又写过《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故本诗题为《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通过朗读,我们体会到诗人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诗人是如何来表达这种情感的?
对康桥的依恋
丰富的意象
诗人对异国他乡的这种情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康桥情结
主观:1、摆脱旧式婚姻,获得身心自由 2、爱恋林徽音
客观:康桥自由的学术氛围和秀丽风光
拓展:体会诗中的意境美
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从创作而言,诗人是以“外在之象”来表现其“内在之意”;从欣赏而言,读者是由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