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监区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doc

格式:doc   大小:2,073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监区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doc

上传人:170486494 2018/5/13 文件大小:2.0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监区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监区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一监区教育改造警务组
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恩格斯
内容摘要:
文化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提升幸福指数的关键内容。文化建设在改造罪犯中同样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已经成为一个监狱改造罪犯软实力的集中体现。
本文从监区教育改造层面出发,围绕监区文化建设这一主题,结合监区自身的实践,提出“崇德尚法、知行合一”的监区文化建设理念,并借助串珠教育、以影论道、以案说法三大平台,探索科学改造罪犯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监区文化崇德尚法知行合一串珠教育以影论道以案说法
作为刑罚执行机关的监狱,制度刚性、规范严苛、环境封闭,与生俱来的体现着惩罚应有的社会价值;而中国的监狱制度有其特殊性,有着制度的优越性,其优越性就在于把改造人作为中心任务,把人的思想改造作为核心目标,为了达到改造罪犯成为顺利回归社会的守法公民这一目的,柔性的监区文化建设必不可少。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不仅在国家、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十分重要,而且在系统、组织中的作用日渐突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监狱文化是监狱文明的承载和积聚,对正确执行刑罚和改造罪犯发挥着重要的导向、凝聚、激励、规范作用。
笔者监区以改造罪犯为己任,探索罪犯教育改造方面监区文化建设的新路径,通过串珠教育、以影论道以及以案说法三大平台,营造“崇德尚法、知行合一”的文化氛围,在改造罪犯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前进。
一、监区文化建设是提高监狱教育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题中之义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不仅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也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催化剂和加速器。文化与犯罪的关系,不仅表现为文化的冲突会引发犯罪,而且表现为文化可以通过调适和影响,实现犯罪预防,矫正犯罪人的不良心理和行为。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监狱文明反映了一个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而监狱文化又是体现监狱文明的窗口。
2015年7月16日全国监狱工作会议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提出,坚持把教育管理作为监狱工作的中心任务,不断提高监狱教育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努力使更多的服刑人员刑满释放后更好地融入社会,为促进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作出新贡献。
作为改造罪犯的前沿阵地——监区层面的文化建设植根于罪犯的日常改造,引导着罪犯的行为模式和思想观念,对于改造罪犯思想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提升监狱教育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
二、监区文化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一)监区文化的内涵
文化在汉语中是“人文教化”的简称。“人”是前提,有人才有文化;“文”是基础和工具,包括语言或文字;“教化”是人群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共同规范,也是共同规范产生、传承、传播及得到认同的过程和手段。
文化是一系列****俗、规范和准则的总和,起着规范、导向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也是历史过程的积淀;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进步的显著标志。
监区文化是监狱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它是由监狱民警为主导,服刑人员为主体,在长期的刑罚执行,改造罪犯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监狱特色的思想、认识、观念等意识形态和行为模式,是为罪犯所认同并接受的群体意识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物质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
(二)监区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1、应对押犯结构的变化
从监区数据统计分析,短期犯数量持续增长(同比上升近2%),具有前科劣迹罪犯占近35%,累惯犯、涉毒类罪犯数量持续攀升(分别占比仅近20%、23%,同比上升5%、7%);累惯犯、短型犯、从严控制罪犯占比不断增加,由此带来的监管安全压力持续增加,教育管理难度不断加大,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隐患,提高改造质量,要强化监区文化建设,从文化的角度来反思改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文化的力量来规范、引导罪犯的改造行为。
对与押犯特点及改造需求相适应的特色监区文化的挖掘与探索,通过监区文化建设,将不同地域、不同经历、不同思想的罪犯融合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之中,既有利于监管改造秩序的稳定,又促进罪犯的自我成长和人格完善。
2、抑制监狱亚文化的侵蚀
罪犯在双重文化背景下生活,一方面他们要受到监狱主流文化的教化,另一方面却又受到监狱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一方面表示接受监狱主流文化,努力改造,实现再社会化,另一方面又无法避免亚文化的影响,甚至推崇监狱亚文化。监狱亚文化的存在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受其影响,在改造过程中,罪犯彼此传****犯罪技巧和行为恶****由原来的“单面手”变成“多面手”,道德观念进一步衰退,廉耻之心进一步丧失王平:中国监狱改革及其现代化,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