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doc

格式:doc   大小:605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doc

上传人:neryka98 2018/5/13 文件大小:60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苏教版必修三知识点
稳态的生理意义
1、稳态的概念: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调节下,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2、意义: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稳态的调节机制
(1)调节方式——反馈调节(2)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3)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直接相关的系统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
注意:稳态是一种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而不是一种绝对稳定的状态
4、内环境:
(1)单细胞生物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转换,而人体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2)内环境的组成:
体液: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称为体液
细胞内液(2/3)
体液
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体液之间关系: 血浆
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
内环境= 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
注意: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则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
体内各细胞生活的环境:
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淋巴和组织液
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血浆和组织液
细胞外液的成分:水、无机盐( Na+, Cl- )、蛋白质(血浆蛋白)
(3)、内环境的成分的区别和联系
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血浆中酸碱度:--- 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 正常的温度:37度左右
注意:血液和血浆两者不同,血液不全是体液,而血浆则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两者兼间的关系及部分的作用如下
血浆:血液中的液体成分,90%以上是水,其中含有数千种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质、糖类、盐类、氨基酸、激素、抗体和各种细胞代谢废物,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血浆蛋白)的含量有关。
血液红细胞:数量多,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还能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
血细胞白细胞:数量少,具有防御和保护机体的作用
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
注意:(1)血红蛋白,消化酶不在内环境中存在.
(2)组织水肿形成原因:1代谢废物运输困难:如淋巴管堵塞2渗透问题;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低(1,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蛋白质进入组织液,2营养不良,3肾炎,蛋白尿,使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低。)
体温调节
1、体温的概念:指人身体内部的平均温度。
2、体温的测量部位:腋窝、口腔、直肠(直肠温度最接近人体的体温,但这三处测得温度不能说成是人的体温)
3、体温恒定的原因: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4、产热途径: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如糖、脂肪、蛋白质等的氧化分解。
5、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
6、散热器官:主要是皮肤(血管、汗腺),
减少散热
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传出神经
传人神经
7、体温调节过程:(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立毛肌收缩(鸡皮疙瘩)
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传出神经
汗液分泌减少

增加产热
甲状腺激素增加
甲状腺
促甲状腺激素
垂体
加速新陈代谢
肾上腺激素增加
肾上腺
骨骼肌战栗
增加散热
传出神经
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
传人神经
汗液分泌增加
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中)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立毛肌舒张
8、调节机制:寒冷环境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炎热环境调节为神经调节
注意:(1)恒温动物的体温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变温动物体温会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2)体温调节有关激素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但主要是甲状腺激素
(3)体温感受中枢是大脑皮层,调节中枢是下丘脑
(4)在任何环境中,产热= 散热
10、体温恒定的意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主要通过对酶的活性的调节体现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1、尿液的形成:肾是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一般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物质均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壁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和集合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