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ppt

格式:ppt   大小:631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ppt

上传人:yixingmaob 2018/5/13 文件大小:6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妇幼保健院
定义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CHIKF)是一种因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导致以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叮咬传播。该病虽然病死率很低,但在蚊媒密度较高地区易形成大规模爆发和流行。
为指导各地进一步做好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在卫生部2008年印发的«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基础上,制定本技术指南。
一、疾病概述 (一)病原学
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F),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病毒直径约60~70nm,有包膜。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长度约为11~12kb;有一个血清型,可分三个基因型,即西非型、中-东-南非洲型和亚洲型。病毒可在Vero、C6/36、BHK-21和HeLa等细胞中培养繁殖并产生病变。病毒不耐酸、不耐热,56摄氏度30分钟即可灭活,70%乙醇、1%次***酸钠、脂溶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及紫外照射均可杀灭病毒。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患者、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非人灵长类动物是本病的宿主(各类猕猴)。
2、传播途径
本病主要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
3、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4、传播媒介。
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与埃及伊蚊要孳生在较为洁净的容器积水中,一般在白天叮咬人,活动高峰在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
伊蚊在叮咬病毒血症期的人或动物后,病毒在蚊虫体内繁殖并到达唾液腺内增值,经2至10天的外潜伏期再传播病毒。蚊体内的病毒可存活较长时间,甚至终生带毒。
二、疫情分类与防控区域划定
(一)输入性病例
指发病前12天内到过有基孔肯雅热流行的国家地区的病例。
(二)本地感染病例
指发病前12天内未离开过本地区(以县区为单位),或未到过有基孔肯雅热流行的国家地区的病例。
(三)疫点
疫点是指基孔肯雅热病人及隐性感染者活动区域中,能够造成周围人群感染的区域范围。通常以感染者住所或与其相邻的若干户、感染者的工作地点等活动场所为中心,根据蚊煤活动范围划定半径100米之内的空间范围,通常作为疫情处置的核心区。一例感染者可划定多个疫点。
二、疫情分类与防控区域划定
(四)预警区
预警区是指当发生基孔肯雅热疫情时,根据基孔肯雅热病人、隐性感染者和蚊煤等感染源或媒介活动情况,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划定的可能存在疫情扩散风险的区域。通常以核心区周围的半径500米区域作为疫情处置的预警区。农村一般以疫点周围自然村、屯,必要时或以行政村甚至乡、镇划为预警区。在城市一般以疫点周围若干街巷、居委会或街道划为预警区。
三、发现与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发热、关节痛和/或皮疹的患者,应详细了解患者的流行病学史(旅游史或周围人群发病情况),考虑本病的诊断,及时采样送检。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基孔肯雅热疑似、临床诊断或确定病例时,要于24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如为输入病例须在备注栏注明来源地区。
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向卫生部报告。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与当地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建立信息沟通与交流机制,及时掌握当地口岸输入病例的相关信息,防止发生因输入病例导致本地传播。
四、实验室检测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发现可疑病例时,要认真按照«基孔肯雅热实验室检测方案»(附件1)进行标本的采集、保存、运送和实验室检测。
当地实验室无条件检测时,应及时送上级疾控中心进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