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岳麓山风景区大学校园色彩规划初探 ——以湖南师大二里半校区为例
指导老师:陈征
班级:07城规
学生:黄赛
学号:2007160420
第一部分绪论
第二部分城市色彩规划、对象、调查方法与应用色彩体系
第三部分校园色彩调查与分析
第四部分校园色彩规划之应用色彩体系的确立
第五部分结语
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在城市的诸多视觉环境要素中,色彩是影响人们视觉感官和内在情感的第一要素。长期以来,色彩作为一个感性元素,一直被艺术化地处理和认识,既造成了城市在视觉色彩管理方面的失控,也形成了城市视觉色彩管理方面的理论空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色彩规划应运而生。
研究城市色彩规划能够为城市形象建设导入科学管理工具,弘扬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创建和谐城市、提升人居质量,创建城市“个性名片”,强化城市的品牌形象,以及丰富城市精神文化的新面貌,因此,城市色彩规划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研究思路:
本文旨在了解国内外城市色彩规划的理论以及实施情况,以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内的大学校园——师大二里半校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孟塞尔色彩体系作为校园色彩规划的理论工具;在调查、研究校园色彩现状的基础上,依据上层次规划确定校园色彩规划的应用色彩体系,并制定各分区的景观色彩应用方针,以及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噪点”建筑整改意见;力求改善岳麓山大学校园的整体景观色彩,使校园的景观色彩能够弘扬湖湘文化底蕴,彰显新时代大学活力,创建和谐校园。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熟悉和了解城市色彩规划的基本原理、使用的基本工具等;用案例分析法对具体的对象进行色彩分析;用实地调查法收集对象的第一手资料;用访谈法了解和权衡多方面的建议。
城市色彩由自然色和人工色(或称为文化色)两部分构成。城市中裸露的土地(包括土路)、山石、草坪、树木、河流、海滨以及天空等等,所生成的都是自然色。城市中所有地上建筑物、硬化的广场路面,及交通工具、街头设施、行人服饰等等,都是人工产物,所生成的都是人工色。完整的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应对所有的城市色彩构成因素统一进行分析规划,确定主色系统或辅色系统。然后确定各种建筑物和其它物体的永久固有基准色,再确定城市内各种流动色和临时色。
但根据目前中国城市规划失范的现状,城市色彩规划研究的主要是城市建筑物的固定色彩,以及固定色与自然色的协调问题。以长沙市色彩规划为例,其研究的对象是构成城市色彩景观的三大要素:自然色彩景观要素、人文色彩景观要素和历史文化景观色彩要素。
城市色彩规划及其对象
一般而言,城市色彩规划的前期调查针对城市中现有的自然景观色彩、建筑物景观色彩以及历史文化色彩等进行。
可对这些组成景观要素的自然环境色彩、历史文化古迹色彩、地域材质用色、建筑物外立面用色等内容,采用视感测色法和仪器测色法,进行实地实物的测定和数字化记录,从而形成对城市各类型环境色彩现状全面而详实的认识。基于孟塞尔色彩体系标准,通过正常视觉近距离观测对比被测物与标准色卡上的色彩,从而准确测定出被测物的色彩孟塞尔标准数值;对于精度要求更高的色彩则采用专业分光测色仪实行测量。
城市色彩规划的调查方法
孟塞尔色彩体系——城市色彩规划的理论基础
孟塞尔色彩体系规定了三种属性来表示色彩,即色相、明度、纯度。
孟塞尔色相环:由基础5色即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以及这5色之间经过混合得出的橙色、黄绿色、蓝绿色、蓝紫色和紫红色组成,将这些色彩按照光谱的排列方式进行收尾结合形成的环状称之为色相环。
孟塞尔色立体:通过色相、明度、纯度的纵横交错。便可构成一个立体,简称为“色立体”。色立体中,明度为纵轴,底部为低明度,向上逐步为中明度和高明度,在表示上数字越大,表示色彩越明亮。横轴表示纯度,纯度的阶段越接近明度轴的色彩鲜艳度就越高,孟塞尔色立体的最边缘色都属于纯色。
孟塞尔色立体模型
本次校园色彩调查的区域在岳麓山风景区范围内,对象是湖南师范大学二里半校区。
师大校园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各种花草树木生长茂盛,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可供观赏。校园内树木主要为常绿阔叶、落叶阔叶、落叶针叶等,且树木成龄时间普遍较长,因此,校园内绿化覆盖率较高,故校园的主要背景色为绿色。也由于树种的丰富多样,校园的背景环境随着岁月荣枯、季节更替而呈现或深或浅、或明或暗的色彩氛围。
校内自然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