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区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加快垦区新农村建设步伐,特制定本规划。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明确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以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认真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民主政治和党的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建设现代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建设,发展社会事业,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农业现代化、农区工业化和农场城镇化进程,扎实推进垦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建设目标。"十一五"期末,农场实现生产总值380亿元,在20**年基础上翻一番,整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非农产业加快发展,经济结构趋于合理,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14%;经济增长方式发生实质性转变,初步建成节约型生产体系,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20%;小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人居环境大大改观,城镇人口比重达到60%以上;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可持续发
展能力全面提高,所有农场达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二类地区标准,森林覆盖率达到23%。
--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十一五"期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种植业标准化率达到98%,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95%,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260亿斤,实现种植业增加值121亿元,占生产总值的24.2%;畜牧业标准化饲养率达到80%,实现养殖业增加值48亿元,占农业增加值的40%;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227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80亿元;现代流通业物流总量2100万吨,第三方物流占80%以上。
--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中央惠农政策全面落实,种地农户社会负担进一步减轻,种粮收益持续增加,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建立促进农户增收的长效机制。"十一五"期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