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蝎子养殖介绍
人工养蝎的技巧要求:
蝎子是变温动物,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它也由冬眠,开始苏醒活动、生长和产仔。冬眠时的最佳温度应为3—5℃,最多不超过-2—7℃,温度超过10℃时蝎子苏醒并开始微微活动,当温度超过15℃后,大部分蝎子已经活动并有少量开始进食。当温度超过20℃后,大部分蝎子开始进食,个别蝎子开始生长。当温度超过25℃时,蝎子进食加快,大部分蝎子开始生长发育。当温度升高到30℃以上时,蝎子的生长发育、产仔加快,母蝎的怀孕期缩短,仔蝎成活率增高,温度在32-35℃之间,湿度在60-70之间,是蝎子生长、发育、产仔、成活最理想的温度。如果能将温度把持在这个范畴之内,蝎子的怀孕期为95天,一只母蝎一年可产3胎,仔蝎从出生到长成成蝎只需要8个月。温度不要超过38℃,一旦超过,蝎子容易脱水。蝎子在野外生长一年中可分为生长期(清明—白露)、填充期(秋分—霜降)、休眠期(立冬—雨水)、复苏期(惊蛰—清明),投食次数多少以温度高低而定。一般情况下,温度在15℃以下,6天-7天喂一次;温度在20℃-30℃,3天-5天喂一次,每次投料不宜过多,太多容易变质造成污染,产生病菌,太少易造成蝎子不够吃而相互残杀致死。投喂时间以下午5时-6时为宜。
①坚持适当温度:温度低于15℃,蝎子上于冬眠状态,停止或放慢生长,温度高于40
℃蝎子拼命外窜以致胶水死亡。温度坚持在25℃-38℃为蝎子生长发育的最佳温度。
②把持好湿度:蝎子喜干燥,怕潮湿,最佳的空气相对湿度为70%左右,沙土的含水量在15%-20%之间,以沙土不干不湿,人不觉得蝎室气闷为宜。要特别注意的是沙土不宜过于潮湿,否则蝎子会生粉螨虫病,导致死亡。
③供足饮水:养蝎子成功与否在于饮水。如果供水缺乏,蝎子过于干燥会造成相互残杀,致死亡。因此每天可用海绵吸足清水或冷水放入蝎池中,每隔3天-5天可在蝎子饮水中加入一种抗菌素类药物(土霉素、磺胺等),每片药对4千克水左右,冷开水调匀后吸到海绵上,放入蝎池内。
④蝎子的产仔:在无冬眠条件下,受精卵在雌蝎体内40天左右便可成胚胎。孕蝎在临产前几天,由于生殖孔收缩而产生阵痛,因而表现不安、少食或停食,不活动,只是夜间缓慢外出寻找产仔场所。临产时,雌蝎第1、2对步足相抱,节状器下垂,第3、4对步足支撑地面,前腹部向前倾斜,触肢前伸且下垂,后腹部向上弯曲,脊纹较为明显。
⑤母蝎繁育管理:常温母蝎子一般在7-8月份产仔,产前应对母蝎进行分个装入塑料杯内,杯内放入2公分无污染细土,一杯一只,室内温度32℃-39℃之间,室内繁殖空气湿度80%-90%,仔蝎出生后4-5天第一次脱皮,体色为炎黄色,第一次脱皮后应投喂一些小而嫩的小虫子。10-12天左右变为菊红色,应把母蝎和仔蝎分离饲养,母蝎应放入公蝎池中进行交配。一龄的小蝎集体饲养。应投喂无茵蝇、小飞蛾、蚊虫、小黄粉虫,以及奶、蛋黄粉、宜消化的肉类等,肉应打碎。二次脱皮适宜温度28
℃-38℃,湿度为70%-85%,二龄喂养是冬眠和一生生长重要阶段。应搭配适量维生素、葡萄糖、鸡蛋、牛奶等(麸皮30%,畜禽下脚料做成肉骨粉30%,牛奶40%和适量的水加工成高营养的饲料)。
冬眠温度:-5℃—10℃
复苏温度:11℃—16℃
死亡温度: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