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文档名称:

武汉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156KB   页数:3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武汉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doc

上传人:bai1968104 2018/5/16 文件大小:1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武汉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武汉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
专家组评估意见
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于2011年5月23日至24日组织专家组(名单附后)对《武汉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可研报告》)进行评估。
参加会议的有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湖北省发展改革委、省住建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境保护厅、省水利厅、省地震局、省电力公司、各银行湖北省分行、武汉市发展改革委、市重点工程督查办、市建委、市交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规划局、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城管局、市文化局、市民防办、市卫生局、市公安局、市公安消防局、市公安交管局、市东西湖区政府、江岸区政府、江汉区政府、硚口区政府、汉阳区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市供电公司、市水务集团以及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武汉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领导和代表。
专家和参会代表听取了武汉市规划院“城市总体规划”、交通规划设计院“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建设规划及3号线客流预测”以及编制单位中铁四院《可研报告》的汇报,认真审阅了《可研报告》及相关文件,专家组在线路踏勘基础上与编制单位和参会代表进行了交流,本着“独立、公正、科学、可靠
”的原则,进行了认真研究和讨论。
评估认为,《可研报告》内容全面、数据翔实、支撑性文件较完整。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基本合理,技术方案原则可行,采用的车辆、机电设备系统与已建、在建的线路基本保持一致,是合理的。工程范围、线路走向、车站分布和数量等与批准的《建设规划》基本吻合。《可研报告》加之相关的专题研究报告深度基本达到了可行性研究的深度。但三座高架车站调整到地下,部分车站规模过大(车站长度、***面积)等影响投资较《建设规划》%,应以补充。
具体评估意见如下:
一、项目概况
武汉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贯穿了长江北岸经济发展轴,线路起自沌口经济开发区沌阳大道站,穿越汉江,终到武汉大道市民中心站,是沟通汉口与汉阳间的重要交通走廊,全长28公里,均为地下敷设,共设车站23座(换乘站10座),同步建设三金潭车辆段、升官渡停车场。
为配合在建二环线(高架)施工,宗关站已先期开工,目前完成全部连续墙的28%工程量,完成投资1183万元;为配合市民中心项目(2011年辛亥革命百年庆典),市民中心站先期开工,已完成全部连续墙的63%、主体结构的48%等,完成投资1、3亿元。
二、建设必要性

武汉市近期建设总体框架概括为“一区两带”,“一区”是指大力建设武汉新区,“两带”是指依托长江水道,建设长江两岸经济带。本项目是贯穿长江北岸经济带的一条重要发展轴,贯穿武汉新区汉阳、四新、沌口三大组团,对于武汉新区开发建设以及三镇的均衡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本项目沟通汉口、汉阳两镇,串联武汉中央活动区、沌口经济开发区和后湖两个城市发展主要方向,3号线一期线路连接了规划的建设大道、王家墩CBD、王家湾商圈、武汉经济开发区等城市主要建设、发展区域,有利于推进城市用地结构优化和调整。3号线与1号线、2号线、4号线相扣成环,形成联系三镇的轨道交通基本骨架网络体系,并且对于城市近期开发的热点区域王家墩CBD、四新地区等也有较强带动作用,对于促进城市土地利用、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武汉市总体规划是很必要的。

本项目横跨汉江,贯穿汉口汉阳南北沿线,连接了多个组团,诸多居民区、商业区、对外交通枢纽和城市新区,联系了318国道、龙阳大道、建设大道等城市交通干道和公交密集区,是衔接汉口汉阳的一条重要客运走廊,,占公交客流的25%,对于缓解过江交通压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项目与1号线、2号线、4号线相扣成环,形成联系三镇的轨道交通基本骨架网络体系及武汉市近期轨道交通骨架网络,有利于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培育和发挥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的规模效益。
、建设生态城市,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
轨道交通节约土地,减少噪音和大气污染,对环境影响更小,建设轨道交通的同时按照规划加强景观与绿化设施,对建设山水园林城市起到积极作用。本项目的建设改变了公交网络结构单一、服务水平低的状况,对于提升武汉市的城市功能与形象,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发展都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对实现城市总体规划、改善交通、建设生态城市、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和迫切的。
三、主要设计原则与技术标准
评估认为:
、在建线基本保持一致,有利于资源共享,是合理可行的。
、连续、无障碍物的疏散通道,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