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外文投稿经历.docx

格式:docx   大小:2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外文投稿经历.docx

上传人:mh900965 2018/5/16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外文投稿经历.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外文投稿经历与感想
今年很幸运的有两篇文章被wiley旗下的杂志接受了。投稿和审稿过程历经波折,期间不断地和导师同学讨论怎么补充实验数据,怎么调整文章结构,怎么完善英文表述,收获颇丰。和实验室其他投搞的同学也时常交流投稿过程的心得,现写下来以飨博友。有偏颇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由于导师的严格要求我们的文章只允许投影响因子3以上的杂志,而且实验室组会做最新文献报告的环节都要用英文讲化学专业的顶级期刊,如J. Am. Chem. Soc. 和Angew. Chem. Int. Ed. 等,就是为了培养我们的英语能力和加深对优秀期刊的认知。刚开始非常不适应感觉太难了,但三四年下来就觉得真是收获不小,对写论文和投稿也有很大的帮助。
投稿外文期刊最大的收获,正如我们导师所言的就是可以看看我们自己的研究水平在国际上到底是个什么水准,国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我们的研究到底是怎么评价的,我们的研究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和突破的。
实际上,论文投稿应该是从确定课题动手做实验就开始了,包括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的过程。因为如果没有很好的idea,所做的课题结果就算再好可能也只是重复别人的工作,缺乏创新性的文章很难投送到好的杂志上去;而没有扎实充分的实验数据支持,文章的结论是不会得到审稿人认可的。所以文章投稿的质量一开始就决定了,当然也不排除实验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很好的意外的结果,但毕竟是少数。
而写文章最难的就是文章的开头关于研究背景知识的介绍和结尾关于实验结果的讨论总结及意义之所在。正是在写研究背景的时候,通过研读大量文献并分析归纳之,升华了对该领域的了解。而写结尾的时候,则要客观准确地分析本实验的数据之间的相互论证关系以及能否支持做出的结论。文章中间部分的'Result and Discussion' 和'Experimental Section' 相对比较好写一点,只要你的实验数据是正确的充分的。
投稿国外期刊还有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期刊编辑会要求文章作者推荐出3个左右的审稿人。这个要求初看上去好像不太合理,让人觉得作者会否推荐对自己有利的甚至是包庇自己的人呢。但实际上是完全不用担心的,因为最终审稿人的确定还是编辑说了算,如果一看找的都是身边的中国人,那么编辑可能根本就
不会理睬你推荐的审稿人了。当时我写好文章初稿给导师的时候,他让我找四个审稿人发给他,倒是把我难住了,我心想我又不认识什么牛人,我推荐有用吗,而且人海茫茫到哪去找啊。后来师兄告诉我可以在自己文章的引文里面找,这样就保证了审稿人是熟悉这个领域的(既然你引了他的文章自然他和你做的研究就很接近了)。于是,我就在审稿人里面找了2个所谓的大牛和2个和我做的最接近的研究者,在google上搜索出他们的联系方式,一并Email给了导师。
经过1个月左右的等待,我们收到了回复,结果被拒了。被拒我一点也不意外,因为投的是Angew. Chem. Int. Ed. 。当时我就建议导师不要投那么好的,有点缺乏信心的样子。导师说没关系,文章的新颖性可能稍差了点但实验结果还是很好的,可以试试,就算被拒了,也可以看看国外同行的评价,没有坏处。
第一个审稿人的总体评价如下:
“Referee 1:
Importance: D) important but too specialized
Hypoth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