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符 号 说 明 表
F e 铁
Z n 锌
S i 硅
ζ F e Z n 13
δ F e Z n 10
Γ 1 F e 5 Zn 21
Γ F e 3 Zn 10
η 铁在锌中的固溶体
α 锌在铁中的固溶体
at. % 原子百分比
wt. % 质量百分比
T 温度
湘潭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湘潭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第一章 引 言
热浸镀锌是大气中应用广泛的金属腐蚀防护方法。目前常用的镀锌方法有热浸镀锌、电镀锌、机械镀锌和热喷涂( 镀) 锌等,其中热浸镀锌应用得最为广泛。热浸镀锌层主要应用于输电线路铁塔、变电所构件等服务在室外工作的重点钢结构。它们的腐蚀环境比较恶劣,经常需要较厚的、存在少许缺陷仍然能有效防腐涂层,以延长其使用寿命,这些正是热浸镀锌的优点所在。热浸镀锌又分为连续镀锌和一般镀锌,前者适合于大批量产品的镀锌,而后者适用于小批量产品的镀锌。
在热浸镀锌生产中, 实际获得的镀层结构, 不一定完全含有 Fe- Z n 二元相图上的α、Γ、δ、ζ和η这五个相。各相数量差别比较大, 有时候某些相几乎没有。正是这些相之间比例的变化影响着热浸镀锌层的性能,决定着热浸镀锌钢材的产品质量。而这些相的形成数量的多少、比例及其形貌就取决定于生产过程的工艺参数。其中浸镀温度和浸镀时间的影响最大[1 ] 。同时,在热浸镀锌过程中,锌锅内温度的高低和浸镀时间的长短都直接影响热浸镀锌产品质量、锌耗、电耗和生产效率,对企业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通过分析热浸镀锌过程中物理化学反应的机理,以此指导工艺参数的制定,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常在研究工作中为了定量分析锌铁反应的速度,一般采用热镀锌时的铁损作为评价铁- 锌反应速度的参数。梅建庭[2 ] 等人使用工业纯铁,在锌液中浸镀 1 小时,测试不同锌液温度对钢铁的铁损速率,研究发现在 500 ℃时铁损速率达到最大值;黄家平[3 ] 探讨了热浸镀锌中短时间浸镀对铁损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时间镀锌和长时间镀锌时的铁损规律有较大差别, 且 Mackowi a k 和 Sh ort [4 ] 也认为测试铁损的实验不能给出与各相的生长速度相关的信息,因为在测试铁损时用酸剥落镀层的过程中,可能由于铁基体也受到腐蚀而导致测试结果不准。而 Ve r m a 等在研究高温镀锌时得出镀层在 530 ℃下生长最快[5 ] 。由于各个研究者所得到的研究结果差别较大,因此有必要对浸镀温度和时间对镀层的影响进行进一步系统的研究,找到镀层厚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在连续镀锌工艺中,含 Si 钢的镀锌面临许多问题。Si 作为钢铁连铸过程中加入的脱氧剂,或者是作为合金的强化元素而成为钢中的一种常见元素。在热浸镀锌时,常用的温度是 450 ℃。 Si 的存在会导致镀层发暗, 镀层过厚,镀层与基体结合强度下降,影响镀锌零件的合金化与塑性加
工性能,并且增加镀锌过程中锌的消耗。这就是困扰镀锌业近一个世纪
的 Si 的反应性( 又称之为 Sandelin 效应) 。
因为当铁中含有 Si 时,Si 会使铁在锌液中的溶解速率增快,同时浸镀温度的变化也会影响铁在锌液中的溶解速率,所以在考虑浸镀温度对镀层组织结构影响的时候也需要考虑钢中 Si 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浸镀温度对含 Si 钢热浸镀锌的镀层组织的影响作系统研究,探寻含硅钢热浸镀锌镀层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综上所述,开展浸镀温度对钢板热浸镀锌镀层组织影响的研究工作, 应用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镀层组织结构变化的原因,将为镀锌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了理论指导,这对于提高我国镀锌产品质量、促进镀锌工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热浸镀锌的作用及发展概况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 对钢材腐蚀问题的研究, 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腐蚀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6 ] ,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