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反思
作为一个已经工作五年的老师来说,一件矛盾的事情是,我既感受到了上课过程中试教的重要性有利于对时间的整体把握,同时,却还没有真正从试教中收获更多对于试教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去尝试重新设计、常自以为是地以为最初的设想是最自然的、最有新意的,从而尝试自己的课堂设计围绕在最初的设想中,难以真正地得到较大的提高。可能,这也是我性格中的完美主义作祟吧!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是一篇四年级下册的选学课文,本着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宗旨,为了培养学生的各种阅读能力,包括批注的能力、品评语言的能力和模仿语言创新语言的能力,我将本课设计为三个板块:一、借助预习,把我主要内容,初步了解动物界有趣的共栖现象;
二、围绕第二自然段细读语言,品味语言的生动形象;
三、模仿歉意,尝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最初的本校试教,到第二次四小的展示,我认真准备,记好每一个环节步骤,最终在课堂上也达到了自己预期的目标。一场轰轰烈烈的研教下来,我感触良多:一、教研组的力量是无穷的。从选定内容到备课,我们虽小但态度认真的语文教研组组员们全程参与到了我的赛课当中。大家各抒己见,讨论研究,真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二、识字、写字仍然是语文课堂的教学重点,即使随着年级的升高,对学生的目标要求还是得坚定不移的执行,当然有了这个意识实现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三、教学中要注意老师的导与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机结合。老师应该注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同时得注意如何体现老师的导。从整节课来看,还存在许多不足,如教学生字词环节对字形、字义的理解还不够到位;段的教学不够突出等,今后有待改进。
反思二: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反思
一、聚焦目标搞突破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就阅读理解的层面看,重点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基本的表达方法。在阅读方法层面,提倡多种读书方法的运用,比如浏览、细读、默读等能力的培养。就四下第三组课文的重点来看,可指导学生了解动物界的奇趣现象以及用词的准确生动。
结合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我的教学设计视角专注于文本独特的语言现象,即科普文生动形象的富有情趣的用词用语。因此,我把目标锁定在引导学生去关注怎么写,去发现语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