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长方体听课体会.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长方体听课体会.doc

上传人:n22x33 2018/5/17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长方体听课体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听课体会
同乐小学
杨立赫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评课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能正确地知道长方体每个面的长、宽所对应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如果学生掌握得好,就能非常容易地理解和掌握计算表面积的方法。
本节课一开始,张老师创设了一个情境,帮老师计算一个长方体礼盒需要多少包装纸引入新课,学生感到亲切,学****积极性得到了调动,产生了学****新知的需求,又为下面的练****做好了铺垫。
张老师还设计了动手操作的环节,让学生剪开自己准备的长方体,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原来长方体的六个面,标上“上”“下”“左”“右”“前”“后”,依次找出每个面的长宽各是多少,并计算出面积。从而体会到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巩固练****阶段,张老师也注意到了练****的层次性。第一题是基础练****计算做一个长方体纸箱需要多少材料。第二题是与引入阶段的礼盒相呼应,让学生帮老师解决问题。第三题是书上试一试,让学生求一个简易衣橱的布罩要用多少布(没有底面),让学生体会到有时现实生活中不需要计算6个面的面积。第四题是计算正方体的面积,学生有了求长方体表面积的基础,很容易就得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听课体会
同乐小学
杨万学
精彩片段,印象深刻
一、教学目标明确
引入课题很自然,首先老师出示一个长方体的盒子,用一张包装纸包装,并演示一遍,现在要求这张纸有多大,让学生明确,要求的是长方体的6个面的面积,再探讨求表面积的不同方法。这样体现了探讨的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符合本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本领域教学特点。
二、新的学****方式得到充分体现。
1.   学生在学****过程中能体现主体地位,积极参与学****活动,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在探讨中,张老师首先让学生说出:汇报你们探究的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公式,要求说出理由,出示一个长方体课件,表明长、宽、高。第一个公式: 长×高×2+长×宽×2+高×宽×2 还有其它的方法吗?学生说出了第二种方法:(长×高2+长×宽+高×宽)×2,接着比较两个公式的联系与区别,老师小结并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表面积”
,学生有独特的感受与情感体验。
在探讨公式的推导时,张老师不满足这两种方法,而是把长方体展开,继续让学生观察,并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可以看出:大长方形是由左、右、前、后组成的,大长方形的面积是(长+宽)×2×高,上下面积:长×宽×2,为了让学生理解,充分利用了媒体的演示,同时让学生知道左、右、前、后四个面的面积,这就是侧面积,为以后教学圆柱打下了基础,板书第三种方法:长
×宽×2+(长+宽)×2×高
三、体现数学学科特点
这10分种的片段教学,看出了老师在平时的教学空间与图形时,(1)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探讨方法时,可以直接看图求出表面积,还让学生自己展开长方体,利用分割的方法求出新颖的计算方法。这体现一种思维的教学,也就是最精彩的部分。(2)注重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3)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师教学基本素质。
,并能根据学生的学****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在开始引入新课求表面积,学生由于受第一节课的影响。理解是求棱长和,他心理素质好,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