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近现代史:近现代史上的中美关系教程文件.ppt

格式:ppt   大小:620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近现代史:近现代史上的中美关系教程文件.ppt

上传人:nnyoung 2018/5/17 文件大小:6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近现代史:近现代史上的中美关系教程文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近现代史上的中美关系
近现代史:
二、近代史上美国对华政策的特点、表现及原因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的曲折发展
一、中美关系的开始
四、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地位与影响
五、影响美国今后对华政策的因素
专题知识要点
一、中美联系的开始
1784年美国“中国皇后号”商船来华至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的56年间是第一阶段,
中美关系基本特点:平等友好。
主要原因:是美国主要致力于国内经济的发展,当时忙于领土扩张,其对外政策重心在美洲。
二、近代史上美国的对华政策特点、表现及原因
1、从鸦片战争到19世纪末
特点:追随英法俄等侵略中国,
表现:1844年以战争相威胁,强迫清政府签定《中美望厦条约》 1858年,与英法俄一起强迫清政府签定《天津条约》
原因:当时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无法与英国等资本主义强国抗衡,同时美国的扩张重点在美洲,因此采取了追随侵略从中牟利的政策。
2、19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特点: 提出独立的侵华政策—与日本争夺在中国的霸权—支持中国抗日——扶蒋***
1)19世纪末,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1899年“门户开放”
原因——随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美国经济实力增强;19世纪末,美国在西半球建立了霸权,侵略中国成为其对外扩张的重要目标;英法等国实力下降,并忙于与德国争夺欧洲霸权和准备世界大战。
2)一战后,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打破了日本在中国的暂时独占的局面
原因——美国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坚持门户开放政策,采取经济扩张的手段,在中国处于有利的地位;同时积极扶持代理人。在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美国在中国取得了独占地位
表现及原因:
3)二战中,与中英法等国组成反法西斯同盟,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
原因——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损害了世界人民的利益,日本成为中美两国共同的敌人。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控制中国,扶蒋***成为战后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
原因——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和军事强国,积极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妄图控制中国。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的曲折发展
1、新中国成立——1969年
特点:中美对抗。美国对华政策以孤立、封锁、包围和敌对为特点
表现:1)拒绝承认新中国,阻挠其他国家承认新中国,并采用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的方针,企图扼杀新中国。
2)1950年美国派兵侵略朝鲜,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派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严重威胁中国安全,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中国发动抗美援朝战争。
3)19世纪60年代,美国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进行抗美援越。
原因:
国际背景:冷战的爆发,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美苏划分势力范围和争夺霸权
美国方面:在战后成为世界霸主,采取了全球扩张政策,企图控制全世界。扶蒋***政策失败,又加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它对中苏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遏制和敌对的做法。
中国方面: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严峻的国际形势,制定了一边倒政策。
中国方面:改革开放政策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加强与美国的联系和合作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国际方面:随全球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中美的利益休戚相关。
美国方面:随冷战的结束,美国把中国作为最主要的对手,资产阶级的本质决定美国不可能放弃敌视中国的立场。但美国不可能放弃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所以,关系时而紧张,时而缓和。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