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
八年级物理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学生签字
得分
家长签字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学生使用的橡皮,用过一段时间后,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形状 B密度 C质量 D体积
【知识点】密度
【试题解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恒定的;与其质量和体积没关系;学生使用的橡皮,用过一段时间后,形状、质量、体积都发生变化,密度不变。
故选B。
【答案】B
2能分辨出琴声和笛声的主要依据是(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知识点】声现象
【试题解析】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这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故选C。
【答案】C
3下列固体属于晶体的是( )
A沥青 B冰 C松香 D石蜡
【知识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沥青、松香、石蜡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都属于非晶体;冰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属于晶体。故选B。
【答案】B
4冬天,有时地面出现霜、窗的玻璃上出现冰花、树枝上出现雾凇,这些都是( )
A液化现象 B凝华现象 C汽化现象 D升华现象
【知识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雾凇和霜都是固态的,它是由空气的水蒸气遇冷放热直接变为固态小冰晶的过程,属于凝华现象。
故选B。
【答案】B
5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水倒影 B海市蜃楼 C小孔成像 D坐井观天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试题解析】水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选项A符合题意;
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
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
坐井观天属于光的直线传播,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答案】A
6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与物体的体枳成反比
,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知识点】密度
【试题解析】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增大几倍;而比值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
同种物质,质量一定时,如果状态发生改变,其体积相应增大或缩小,所以密度发生改变,选项C错误;
同种物质,质量一定时,如果温度发生改变,其体积相应增大或缩小,所以密度发生改变,选项D错误。
故选B。
【答案】B
7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等
【知识点】机械运动
【试题解析】由图知,前10s内甲车和乙车运动的路程分别为300m、200m,则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选项A正确,不合题意;
由图知,甲车到达600m处所用的时间为20s,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的时间大于20s,所以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选项B正确,不合题意;
由图知,在相同的时间内乙小车通过的路程在变大,说明小车在做变速运动,选项C错误,符合题意;
甲、乙两车在40s内通过的路程s=
1200m,则根据可知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选项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答案】C
8小明在平静湖边看到“云在水飘,鱼在云上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云是虚像,鱼是实物 B云和鱼都是虚像
C云是实像,鱼是虚像 D云和鱼都是实物
【知识点】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试题解析】当光遇到水面时会发生反射,此时水面相当于一平面镜,所以看见水的“云”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云的虚像;
鱼生活在水里,鱼反射的光线由水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高了,所以看到了鱼的虚像;
综上分析,选项B正确,选项A、C、D错误。
故选B。
【答案】B
9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 )
B 教室课桌的高度约08dm
-50℃ D 学生百米赛跑的时间约5s
【知识点】长度测量质量及测量
【试题解析】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学生的质量比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