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反思.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反思.doc

上传人:164922429 2015/6/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反思.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反思
台凡市中心小学
 
我校地处偏远农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群众思想观念比较落后,青壮年大多在外面打工,学生中很多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非常欠缺。而且随着农村学龄人口的锐减,特别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呈现了举步维艰的局面。现就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反思如下:
一、目前农村小学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一)农村孩子接受教育的程度存在差异
农村孩子由于受地域和经济条件的制约,普遍存在着接受学前教育很不规范的现象,一般都是随班就读,绝大多数幼儿只接受一年的学前教育就进入小学,错过了幼儿智力开发的最佳期。小学教育由于教学点规模过小,学科课程又多,学科教师不配套,教学设施不全,教师在教学手段、方法、形式等方面存在严重缺限。因此,农村学校教育,特别是教学点教学呈现出牧歌式的田园“教育”倾向。这种教育虽然使农村孩子养成了热爱劳动、诚实善良、勇于吃苦、热爱大自然、珍惜劳动成果等良好的品质,但他们在统一课程标准要求下的学****世界里,却表现出了“学****能力”等方面的严重不足。农村孩子童年的快乐意味着对未来教育的不适应。他们的不足正是未来教育所必需的。
(二)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素质存在的障碍
农村小学在师资方面存在两方面主要矛盾。其一,农村小学教师一方面表现出知识水平低、知识老化、陈旧、专业技能薄弱、职业素养欠缺等问题,通过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迫在眉睫,但另一方面因为农村教育经费短缺、教师经济收入低等原因使教师在职学****培训举步维艰;其二,一方面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相当数量未到退休年龄、不能适应教学需要的教师不能提前退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教师过剩,师范院校毕业生分配不进来,阻碍了教师的流动,教师队伍不能呈现“活水”状态。这两方面矛盾制约了农村基础教育师资水平的提高。我校
 
2000年以后没有分配过师范毕业生,教师队伍趋于老龄化,知识结构不合理,致使英语、信息技术等课程难以开设,我们不得不采取土法上马的方法,起用较年轻的教师边学边教,这种状况下的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三)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引发一系列问题
农村小学适龄儿童明显减少,新课程计划的实施,布局调整是大势所趋。学校布局调整之后,学校教学资源进行了优化组合,精简了教师队伍,减少了教育经费投入。同时也出现了问题,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调整之后,有很多学生上学离家太远,成为潜在辍学生。学生上学、放学路上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使家长担心,让学校提心吊胆。因此不得不在安全工作上花费更多的精力,还有不少学生干脆不办理转学手续,直接随父母到外地就读,造成普九资料建设难,学校的普及程度难以测算。
(四)学校办学条件难以满足课改的需求
新课程强化了实验教学,大大增加了学生实验的数量。目前农村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教学需要。2002年全国统一实施了新的课程标准,但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与新“课标”的要求还很遥远。农村小学需要新“课标”,但更需要的是实施新“课标”所需求的配套设施。落后的农村教育现状与先进的“课改”理念相去甚远,农村小学教师整体素质短期内还很难达到“课改”的要求。
(五)学校教育科研与教学工作脱节
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依赖教育科研,这是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教育教学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有一位校长说得好。凡是重质量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