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1、土:是由岩石,经物理化学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形成固体矿物、液体水和气体的一种集合体。
2土的结构:土颗粒之间的相互排列和联接形式。
3、单粒结构:粗矿物颗粒在水或空气中在自重作用下沉落形成的结构。
4、蜂窝状结构:颗粒间点与点接触,由于彼此之间引力大于重力,接触后,不再继续下沉,形成链环单位,很多链环联结起来,形成孔隙较大的结构。
5、絮状结构:细微粘粒大都呈针状或片状,质量极轻,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悬液介质发生变化时,土粒表面的弱结合水厚度减薄,粘粒互相接近,凝聚成絮状物下沉,形成孔隙较大的结构。
6、土的构造:在同一土层中的物质成分和颗粒大小等都相近的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的特征。
7、土的工程特性:压缩性高、强度低(特指抗剪强度)、透水性大
8、土的三相组成:固相(固体颗粒)、液相(土中水)、气相(土中气体)
9、粒度:土粒的大小
10 粒组:大小相近的土颗粒合并为一组
11、土的粒径级配:土粒的大小及其组成情况,通常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占土粒总质量的百分数来表示。
12、级配曲线形状:陡竣、土粒大小均匀、级配差;平缓、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好。
13、不均匀系数:Cu=d60/d10
= d302/d10*d60
d10(有效粒径)、d30、d60(限定粒径):小于某粒径的土粒含量为10%、 30%和60%时所对应的粒径。
14、结合水:指受电分子吸引力作用而吸附于土粒表面成薄膜状的水。
15、自由水:土粒电场影响范围以外的水。
16、重力水:受重力作用或压力差作用能自由流动的水。
17、毛细水:受水与空气界面的表面张力作用而存在于土细孔隙中的自由水。
14、土的重度γ:土单位体积的质量。
15、土粒比重(土粒相对密度):土的固体颗粒质量与同体积的4℃时纯水的质量之比。
16、含水率w:土中水的质量和土粒质量之比
17、土的孔隙比e: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的颗粒体积之比
18、土的孔隙率n: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的总体积之比
19、饱和度Sr:土中被水充满的孔隙体积与孔隙总体积之比
20、干密度rd :单位土体体积干土中固体颗粒部分的质量
21、土的饱和密度rsat:土孔隙中充满水时的单位土体体积质量
22、土的密实度:单位体积土中固体颗粒的含量。
23、相对密实度Dr=(emax-e)/(emax-emin)
24、稠度:粘性土因含水多少而表现出的稀稠软硬程度。
25、土的稠度界限:粘性土由某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状态的界限含水量。
26、可塑性:粘性土在某含水量内,可用外力塑成任何形状而不发生裂纹,当移动外力后仍能保持既得形状。
27、液限 wL:液性界限,相当于土从塑性状态转变为液性状态时的含水量。
28、塑限 wp:塑性界限,相当于土从半固体状态转变为塑性状态时的含水量。
29、缩限 ws:相当于土从固体状态转变为半固态状态时的含水量。
30、塑性指数 IP:液限与塑限的差值,去掉百分数符号。IP = (wL-wP)*100
(IP>17为粘土,17≥IP>10为粉质粘土)
31、液性指数IL(相对稠度):粘性土的天然含水率和塑限的差值与液限和塑限差值之比。
Il=(w-wp )/(wl-wp)
32、活动度A:塑性指数与土中胶粒(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