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重大危险源辨识设想.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重大危险源辨识设想.doc

上传人:管理资源吧 2011/8/3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重大危险源辨识设想.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重大危险源辨识
在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18218—2000辨识依据: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临界量。这种辨识受到物质临界量的约束。
而在后来2004年发布的《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中有对物质作了类别的划分,并每种类别都表明了临界量。
表1 贮罐区(贮罐)临界量表
类别
物质特性
临界量
典型物质举例
易燃液体
闪点<28℃
20 t
汽油、丙烯、石脑油等
28℃≤闪点<60℃
100 t
煤油、松节油、丁醚等
可燃气体
爆炸下限<10%
10 t
乙炔、氢、液化石油气等
爆炸下限≥10%
20 t
氨气等
毒性物质*
剧毒品
1 kg
氰化钠(溶液)、碳酰氯等
有毒品
100 kg
三氟化砷、丙烯醛等
有害品
20 t
苯酚、苯肼等
表3 库区(库)临界量表
类别
物质特性
临界量
典型物质举例
民用爆破器材
起爆器材*
1 t
雷管、导爆管等
工业炸药
50 t
铵梯炸药、乳化炸药等
爆炸危险原材料
250 t
硝酸铵等
烟火剂、烟花爆竹
5 t
黑火药、烟火药、爆竹、烟花等
易燃液体
闪点<28℃
20 t
汽油、丙烯、石脑油等
28℃≤闪点<60℃
100 t
煤油、松节油、丁醚等
可燃气体
爆炸下限<10%
10 t
乙炔、氢、液化石油气等
爆炸下限≥10%
20 t
氨气等
毒性物质
剧毒品
1 kg
氰化钾、乙撑亚胺、碳酰氯等
有毒品
100 kg
三氟化砷、丙烯醛等
有害品
20 t
苯酚、苯肼等
表4 生产场所临界量表
类别
物质特性
临界量
典型物质举例
民用爆破器材
起爆器材*
t
雷管、导爆管等
工业炸药
5 t
铵梯炸药、乳化炸药等
爆炸危险原材料
25 t
硝酸铵等
烟火剂、烟花爆竹
t
黑火药、烟火药、爆竹、烟花等
易燃液体
闪点<28℃
2 t
汽油、丙烯、石脑油等
28℃≤闪点<60℃
10 t
煤油、松节油、丁醚等
可燃气体
爆炸下限<10%
1t
乙炔、氢、液化石油气等
爆炸下限≥10%
2 t
氨气等
毒性物质
剧毒品
100 g
氰化钾、乙撑亚胺、碳酰氯等
有毒品
10 kg
三氟化砷、丙烯醛等
有害品
2 t
苯酚、苯肼等
*注:起爆器材的药量,应按其产品中各类装填药的总量计算。
在这三类中,按照我们现在,根据单物质辨识,或者按照多物质辨识公式来辨识,经常出现因为单物质没有临界量,或者多物质中因某种物质没有临界量而不能辨识。但是按照56号文中物质类的临界量来要求的话,可能又被辨识为重大危险源。
能不能按照56号文的精神,对我们现有的表做出修改能够跟库区的表类似?辨识的时候能够以类来辨识。
表2-1:贮罐区(贮罐)基本特征表
编号
贮罐区名称
具体位置
所处环境功能区
1 工业区 2 农业区 3 商业区 4居民区 5 行政办公区 6 交通枢纽区 7 科技文化区 8 水源保护区 9 文物保护区
贮罐区面积
m2
有无防护堤
1 有 2 无
防护堤所围面积
m2
贮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