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是光辉的历史。它走过了艰难、曲折、困苦的道路。它普写了中国现代战争史中最绚丽的史篇,为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对蒋介石、汪精卫的大屠杀进行了武装抵抗。1927年7月下旬,中共中央决定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并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8月1日,周恩来、叶挺、贺龙、朱德、刘伯承率先在党掌握影响下的北法军两万人于南昌宣布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创了我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新时期。从此,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8月1日这一天也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伟大节日。
8月1日南昌起义胜利后,8月2日,起义军与前敌委员会派去的聂荣臻领导的第四军第25师主力会合,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贺龙任代总指挥,叶挺代前敌总指挥,刘伯承任参谋团参谋长,郭沫若任前敌政治部主任,部队编制三个军,即第20军、第11军、第9军。南昌起义使国民党反动派大为震惊,汪精卫急调朱培德第3军、第9军两个军的主力向南昌急进;蒋介石急令留守广州第8路军8个师的兵力,分别向江西、湖南南部截住南下的起义军。在激烈的战斗中,革命军表现出了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部分部队转入海丰、陆丰地区同当地农民起义军会合,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2师,后由朱德率领进入韶关地区,保存了南昌起义近800人的骨干。
1931年6月21日,蒋介石亲自带德国、英国军事顾问到达南昌,就任“围剿”总司令,调23个师,另3个旅,约30万余人,发动第三次“围剿”。我军6战5捷,击溃敌人7个师,歼敌17个团,毙伤俘虏3万余人,缴枪2万余支,彻底粉碎了第三次围剿。同时,湘赣、湘鄂赣、湘东北革命根据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等地区的反围剿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人民军队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进行全面侵华战争。此时之前,日本已对中国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侵略和掠夺,占领了中国大片领土。日本从明治维新70年里14次对外进行侵略,其中10次针对中国。1936年12月12日,杨虎城、张学良发动兵变,逼蒋介石抗日的西安事变。在全国抗日形势的压力下,蒋介石才同意合作抗日。1937年9月22日,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发表了《合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我军在党的领导下,与全国人民展开了8年的抗日战争。
(一)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
中国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三大主力迅速开赴抗日前线,一方面配合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作战,从侧翼阻击山西之敌,以打击日军的锐气和掩护友军退却。另一方面,伺机深入敌占区,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7年11月太原失守后,开了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向敌后发展,建立根据地,175师向晋察冀边区挺进;120师开赴晋北;129师进军晋东。
1937年10月,共产党和国民党在南京达成协议,将留在湘、赣、闽、粤、浙、鄂、豫、皖八省边界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政治委员、张云逸任参谋长。新四军成立后,开始进入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