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宁津县基本情况简介(修改).doc

格式:doc   大小:18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宁津县基本情况简介(修改).doc

上传人:sdomcl2 2018/5/19 文件大小:18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宁津县基本情况简介(修改).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宁津县基本情况简介
宁津县区划面积833平方公里,辖9镇、1乡、3个街道和1个经济开发区; 856个自然村,。
宁津县地处古黄河冲击平原腹地,地势平坦,西高东低,耕地面积73万亩,土地肥沃。宁津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全年光照充足,是人居适宜的好地方。
宁津县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冀鲁交界处,地处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大城市圈中心地带,北临天津滨海新区、南靠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东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东接乐陵市,南连陵县、德城区,西北与河北省的吴桥、东光、南皮三县隔漳卫新河相望。
宁津县交通便利,德滨高速及省道313线、314线、249线穿境而过,济乐高速、京沪高铁东西并行,为宁津加快对接京津济、融入环渤海、沟通“长三角”创造了便利的交通优势。目前,,。
宁津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县内出土有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汉代墓葬陶楼,有始建于唐代的李满碧霞祠和建于明代永乐年间的长官清真寺,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哈腔,有600多年历史、连体共生的奇异之树─杨抱槐。早在1958年就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
宁津是中国杂技艺术的发祥地,保店镇黄家镇是中国北方杂技艺术的发源地。宁津杂技起源于秦汉,兴盛于明清和民国,与吴桥杂技齐名天下,
历来有“没有宁津人,难成杂技班”的说法。2007年宁津杂技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宁津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杂技)之乡”。宁津县杂技艺术学校培养了大批杂技艺术人才,是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宁津县杂技团常年在大中城市及国外演出。
宁津蟋蟀以其体健力足、牙齿尖利、剽悍好斗而闻名全国。2009年,宁津县被中国蟋蟀协会命名为“中华蟋蟀第一县”,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宁津蟋蟀文化节”,宁津文化艺术中心内部的蟋蟀文博馆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命名为“中国最大的蟋蟀主题展示馆—中华蟋蟀文化第一馆”。前中科院昆虫研究所所长、中国蟋蟀协会会长吴继传曾担任宁津县蟋蟀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兼技术总顾问,并编写了《中国宁津蟋蟀志》一书。宁津蟋蟀罐制造工艺古老、文化气息浓厚,集实用、观赏、把玩于一身,具备极高的收藏价值。
“三大传统名吃”(保店驴肉、长官包子、大柳面)享誉全国,五款“山东名小吃”(又一村清真全羊宴、张记全猪宴、沈氏扒鸡、杠子火烧、高记窝头)又成后起之秀。今年,保店驴肉入选“到山东不可不买的100种特色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