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启示.doc

格式:doc   大小:128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启示.doc

上传人:shujukd 2018/5/19 文件大小:1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启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专供信息注意保存
未经允许请勿引用
经济预测分析
第 26 期
国家信息中心 2009年5月19日
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启示
内容摘要:我国经济调整已初步见底。从长期看,中国经济需要实现三个新的战略转型:一是过度依赖外贸的出口拉动型转向内需特别是消费拉动型;二是GDP数量增长型转为民生改善型;三是失衡发展型转向和谐发展型,缩小地区间、城乡间公共服务和生活水平的差距。上世纪60年代日本面临着与我们目前类似的问题,通过实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较为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特别是国民经济与居民收入实现了同步增长,形成了日本社会将近1亿的“中产阶层”,对我国具有启示作用。
一、上世纪60年代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简介
1、《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出台的经济背景
上世纪60年代日本出台《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以下简称为《计划》)的经济背景与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背景有诸多相似之处。首先,日本经济正处于起飞时期。其次,《计划》实施前日本经济正处于一次经济高涨期之后的调整之中。在经历连续几年快速增长之后,日本经济1957年下半年发生了经济危机,主要行业产能明显过剩。最后,社会各界对未来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信心不足。当时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战后恢复需求的拉动作用已经消失,经济增长速度必然放慢。普通国民则凭着他们的直观感觉也认为,日本本来就缺乏资源、根底浅薄,今后不会有多大的发展了,战后经济恢复所带来的好景大概到了顶点了。
在一片悲观论调中,年轻学者下村治通过科学论证大胆提出,日本经济并非难以持续增长,相反已具有经济继续高速增长的充分和必要条件,要求政府注意正确把握当时的经济实质,由单纯应付危机的政策尽快转变为推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政策。下村治的理论得到了日本著名政治家池田勇人的支持。后者于1960年7月出任总理大臣之后,立即着手制定并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日本发起了一场消费者革命,并成为经济起飞的重要转折点。
2、《计划》主要内容
通常,各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计划的着眼点都偏重于经济增长,目标相对单一。与之形成对照的是,日本的《计划》则同时追求三个目标,即经济增长,国民增收,均衡发展。其内在指导思想是:一方面通过经济的高速增长来实现国民增收和促进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国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三者互为促进,相辅相成。在世界经济史上,将如此多的目标放在一个规划之中非常少见。但是,当年日本却这样做了,而且成功了!
(1)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政策内容
①经济增长规划
《计划》中的10年经济增长目标是,%,到1970年度国民生产总值增加1倍以上。实现这一目标的着力点主要是放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上,使经济增长的数量与质量能够齐头并进。
②以产业结构高级化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抓手
《计划》指出,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在于“引导产业结构走向高级化”。所谓产业结构高级化,就是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并着重强调把***置于战略产业的地位。尽管日本国内缺乏能源和原材料供给保障,但为了实现经济的再次飞跃,赶超欧美,发展重化工业成为当时日本无法绕开的“华山路”。
③实施“充实社会资本”工程,为产业高级化提供助力
为了保证和促进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实现,《计划》制订了“充实社会资本”工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充实为生产资本服务的道路、港口、机场等运输设施,电讯、电话等通讯设施,以及整治工业用地和工业用水等公共设施;二是扩充住宅、上下水道、医院、卫生福利、文教等生活基础设施;三是保护水土、防灾治灾的设施。《计划》规定充实社会资本的行政投资十年间共为448亿美元(1960年价格),计划使政府投资与企业设备投资(包括政府企业)的比例,从当时的1:3,提高到1970年的1:2左右。
④加强教育培训,为产业高级化提供人才
产业高级化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而按日本当时培养能力测算,在十年计划期间将缺少大量人才。其中,大学理工科毕业的高级技术人才缺少17万人,工业高中程度的初级技术人才缺少44万人,职工训练结业的技工缺少160万人。《计划》规定在六、七年内,(后增为2万人),,使理工科大学生与文科等大学生的比例从当时的2:8提高到3:7。使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学生的比例从当时的4:6提高到5:5。同时扩大科研投入,%%。
(2)国民增收的主要政策内容
①提高低收入阶层城市职工和农民的收入
《计划》明确上述三大目标中“国民增收是最终目标”。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政策着重点在于提高低收入阶层工人和农民的购买力。
对于工人,《计划》明确规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