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6
文档名称:

(最新)工程测量规范.doc

格式:doc   大小:581KB   页数:6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最新)工程测量规范.doc

上传人:zxwziyou9 2018/5/20 文件大小:58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最新)工程测量规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工程测量规范
总则
第2章平面控制测量
一般规定
设计、选点、造标与埋石
水平角观测
距离测量
内业计算
第3章高程控制测量
一般规定
水准测量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
第4章地形测量
一般规定
图根控制测量
一般地区地形测图
城镇居住区地形测图第四节城镇居住区地形测图
工矿区现状图测量
水域地形测量
地形图的修测
第5章线路测量
一般规定
铁路、公路测量
架空索道测量
自流和压力管线测量
架空送电线路测量
第6章绘图与复制
一般规定
绘图
编绘
晒蓝图、静电复印与复照
翻版、晒印刷版与修版
打样与胶印
第7章施工测量
一般规定
施工控制测量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放样
灌注桩、界桩与红线测量
水工建筑物施工测量
第8章竣工总图的编绘与实测
一般规定
竣工总图的编绘
竣工总图的实测
第9章变形测量
一般规定
水平位移监测网
垂直位移监测网
水平位移测量
垂直位移测量
内业计算及成果整理
附录一本规范名词解释
附录二平面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
附录三方向观测法度盘和测微器
附录四高程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
附录五建筑物、构筑物主体倾斜率和按差异沉降推算主体倾斜值的计算公式
附录六基础相对倾斜值和基础挠度计算公式
附录七本规范用词说明
第1章总则
条为了统一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及时、准确地为工程建设提供正确的测绘资料,保证其成果、成图的质量符合各个测绘阶段的要求,适应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制订本规范。
条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和能源等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生产(运营)阶段的通用性测绘工作。其内容包括控制测量,采用非摄影测量方法的1∶500~1∶5000比例尺测图、线路测量、绘图与复制、施工测量、竣工总图编绘与实测和变形测量。对于测图面积大于50K㎡的1∶5000比例尺地形图,在满足工程建设对测图精度要求的条件下,宜按国家测绘局颁发的现行有关规范执行。
,应了解委托方对测绘工作的技术要求,进行现场踏勘,并应搜集、分析和利用已有合格资料,制定经济合理的技术方案,编写技术设计书或勘察纲要。工程进行中,应加强内、外业的质量检查。工程收尾,应进行检查验收,做好资料整理、工程技术报告书或说明书的编写工作。
、工具,必须做到及时检查校正,加强维护保养、定期检修。
,二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
,当多余观测数小于20时,宜选用一定的置信概率,采用中误差的区间估计,再结合观测条件评定观测精度。
,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淮的规定。
第2章平面控制测量
一般规定
,应因地制宜,既从当前需要出发,又适当考虑发展。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可采用三角测量、导线测量和三边测量等方法,对某些特殊工程可采用边角网的测量方法。
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划分,三角测量、三边测量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小三角、小三边;导线测量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各等级的采用,根据工程需要,均可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
在满足本规范的精度指标的情况下,可越等级布设或同等级扩展。
,,作下列选择:
一、采用统一的高斯正形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二、采用高斯正形投影3°带或任意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投影面可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测区抵偿高程面或测区平均高程面;
三、小测区可采用简易方法定向,建立独立坐标系统;
四、在已有平面控制网的地区,可沿用原有的坐标系统;
五、厂区内可采用建筑坐标系统。
(Ⅰ)三角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
三角测量的网(锁)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等级
平均边长(km)
测角中误差(″)
起始边边长
相对中误差
最弱边边长
相对中误差
测回数
三角形最大闭合差(″)
DJ1
DJ2
DJ4
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