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食品毒理学2013试题及答案 下载.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食品毒理学2013试题及答案 下载.doc

上传人:aidoc6 2018/5/20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食品毒理学2013试题及答案 下载.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简答题
1、什么是细胞内钙稳定?
答:细胞内的钙有结合钙和离子钙两种形式。只有离子钙才具有生理活性。离子钙又分为细胞内Ca2+和细胞外Ca2+。正常情况下细胞内的钙浓度较低(10-8~10-7mol/L),细胞外浓度较高(10-3mol/L),内外浓度相差103~104 倍。在细胞静息状态下细胞内游离的Ca2+仅为
10-7moL/L,而细胞外液Ca2+则达10-3moL/L。当细胞处于兴奋状态,第一信使传递信息,则细胞内游离Ca2+迅速增多可达10-5mol/L,此后再降低至10-7mol/L,完成信息传递循环。故将Ca2+称为体内第二信使。Ca2+浓度的这种稳态状的变化过程称为细胞钙稳态。
2、影响外来化学物毒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答影响外来化学物毒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化学物因素、机体因素、化学物与机体所处的环境条件及化学物的联合作用
毒物是如何在体内贮存的?
毒物进入人体内,经过一定时间不均匀地分布于某些器官,呈现蓄积状态,有些重金属毒物可长期贮存于骨、肝、肾、脑等等组织中,但并不出现毒性,当毒物的吸收停止后,已蓄积的部分则开始排出,持续时间很长,血液酸碱度的改变,可影响毒物的蓄积,当人的健康状况低下时如患病、过劳、饮酒、情绪波动时,毒物可变为可溶性的状态进入血液,引起中毒和急性发作,这种现象在长期停止接触毒物后,偶尔发生。还有机能蓄积:当毒物侵入人体后,即排出或转化,但其毒性作用是积累的,以后当少量毒物不断进入人体,毒作用将继续加深,到一定程度却出现严重和中毒现象,此时毒物在体内已无蓄积,如过敏性物质的生漆、青霉素、致癌物质的煤烟、***等等。
4、毒物是怎样被排泄出体外的?
答:毒物及其代谢产物从机体排出的主要途径是经肾脏随尿排出和经肝、胆通过肠道随粪排出。其次,可随各种分泌液如汗液、乳汁和唾液排出。
食品中的植物性***主要有那些?
答:⑴致甲状腺肿物⑵生***糖苷
⑶蚕豆病***⑷山黧豆中毒
⑸外源凝集素和过敏原⑹消化酶抑制剂
⑺生物碱糖苷⑻血管活性***
⑼天然诱变剂⑽蘑菇***
6、化学物的一般作用机制有那些?
毒理学对外源化学物毒作用机制的阐述,在整体器官(系统)水平上,是关于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造血系统、肝脏、肾脏、呼吸系统、免疫系统及皮肤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在细胞、亚细胞水平上,是关于干扰细胞内酶系功能、抑制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破坏细胞的亚微结构;在分子水平上,是对生物膜的化学组成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影响、引起细胞钙稳态失调、氧化损伤生物大分子、与蛋白质或核酸共价结合。导致相应的机能障碍、结构改变和物质代谢异常,表现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由整体器官向亚细胞、,将是今后全面说明外源化学物毒作用机制的发展趋势。
7、化学毒物对膜生物物理性质的影响在哪几个方面?
答:1》对膜通透性的影响 2》对膜流动性的影响3》对膜表面电荷的影响
8、什么是自由基?生物体内自由基有哪几类?
答:自由基是指含有一个或多个未配对电子的任何分子或离子。未配对电子是指单独存在一个轨道里的电子。….生物体内自基有两类1:正常参与线粒体电子转运过程的自由基。2:是自由的分结合状态的并能与各种组织成分相互作用的自由基,后者有较强的反应性,极容易与组织细胞成分中的电子结合以达到更稳定的配对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