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弃土场环境保护方案
一、编制说明
为了更好的做到保护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特编制本方案.
二、工程概况
本标弃渣场有两处分别位于K104+100和K105+200左侧与路线基本平行的冲沟内,沟底宽阔平坦,为荒沟,生长杂草,无常流水,易于弃土。占地约70亩,弃方约46万立方米。
三、方案内容
为保护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土石方尽量采用纵向调配,集中设置弃土场的原则,弃土场一般选择在无常年流水且沟底坡度较缓的支沟。弃土场沟口舌顶宽为8米的碾压土坝,土坝外坡坡率为1:,内坡坡率为1:,坝高≤10米。弃土坝应分层碾压,压实度不小于90%。弃土坝外坡坡脚设置挡土墙以稳固坡脚,挡墙以上坡面设置拱形骨架护坡。弃土场顶面还耕。弃土场顶面周边与原地面相交处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尽量置于原状土上,以利于稳定。弃土场分级处及弃土坝两侧均设置急流槽与排水沟相接。排水沟、
急流槽基底夯实,弃土场底面沟心处及较大的岔沟沟底均设置渗水盲水沟,尺寸根据弃土场大小、汇水面积而定。弃土场设计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同时注意保护森林、农田及其他工程设施,不影响斜坡稳定。弃土之前应将清表种植土机腐殖质土单独集中堆放,弃土后回填于弃土顶面,弃土场分台阶进行填筑。弃土完成平整后回填40cm土还耕,以达到美化环境、秀美山川之目的。
四、弃土场施工顺序
清除表土、施工盲沟、挡墙修筑和弃渣坝填筑同时进行。弃渣表面50cm应进行碾压,压实后孔隙率不大于24%。弃渣过程中应做好临时排水。
五、施工方法
1、弃土填筑
隧道出碴后,用装载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到弃土场进行倾填,弃土场内备有装载机随时对弃料进行平整、压实。
边坡在填筑的同时用硬质石料码砌,厚度不小于1米。填筑高度大于6米时,石料码砌厚度不小于2m。边坡码砌,大面向下,小面向上,摆放平稳,紧密靠拢,所有隙缝以小石块或石屑堵塞。
用原耕种土在已填筑好的弃土顶面进行回填复耕,并进行平整达到耕种的要求。
2、侧沟及其它排水设施
侧沟及其他引、截、排水设施的基槽视地形采用机械、人工开挖,同时注意边坡的稳定,避免造成滑坡塌方等。侧沟等排水设施与原有的沟渠相顺接,做到水流通道畅通,。
排水沟基底埋置在密实土层内,杜绝设在未做处理的虚碴、弃土上。确保沟基稳固,沟形整齐,沟坡、沟底平顺。
六、弃土场人员、设备配备情况
劳力安排:预计投入30人
机械安排:自卸汽车20辆,装载机2辆,挖掘机2台。
七、 环境保护措施
通往弃土场的便道用隧道出碴进行填筑,首先便道的走向不影响村民的出行及沟底的流水。施工便道依山而建,便道外侧边坡用石料堆码,边坡在填筑的同时用硬质石料码砌,厚度不小于1米。当便道高度大于6米时,石料码砌厚度不小于2m。边坡码砌,大面向下,小面向上,摆放平稳,紧密靠拢,所有隙缝以小石块或石屑堵塞;
施工便道安排专人进行洒水,并配备洒水车,防止粉尘飞扬。作业场地及运输车辆应及时清扫、冲洗,保证场地及车辆的清洁。
弃土场占用地70亩,在堆放弃碴时,先把原有耕种土进行挖出堆放到指定区域,待弃土完成后利用原有种植土进行复耕,
、水土保持目标
施工过程中切实贯彻环保法规,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规、方针、政策和法令。制定和采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