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闽江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99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闽江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doc

上传人:sanshengyuanting 2018/5/20 文件大小:9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闽江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闽江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
为综合改善闽江流域水环境质量,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福建省环境保护条例》、《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以水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为重点,规划范围包括闽江流域内的36个县(市、区)。重点规划期限为2005—2010年,并提出2010—2020年水环境保护展望。
本规划重点阐述闽江流域“十一五”期间水环境保护的目标和工作任务,提出流域水环境保护重点工程项目,以及实施规划的保证措施。
一、环境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一)自然、社会基本概况
闽江是福建省最大的河流,是福建人民的母亲河,由沙溪、建溪、富屯溪等支流和闽江干流组成,主干流长559公里,常年迳流量621亿立方米。闽江流域面积60992平方公里,约占福建省陆域面积的一半,涉及到福州、南平、三明、龙岩、宁德、泉州等市的36个县(市、区),流域人口约占全省人口的35%,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的38%,是我省重要的经济区之一,在全省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水环境保护的主要成效
“九五”期间,省政府组织实施了闽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2000年,%的省控监测断面水质达到和优于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比1995年提高了48个百分点,实现了省政府确定的2000年达标率达到90%的综合整治目标,完成了省政府提出的“第一年有重大突破,三年大见成效,五年使闽江水基本变清”的总体目标任务。2001年以来,流域各地按照省里统一部署,连续四年开展严查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巩固整治成果。2001年和2002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流域水质继续得到改善,达到和优于Ⅲ%%。
通过整治,闽江流域环保工作明显推进:一是各级政府重视环保工作,公众环保意识大大提高,企业的法制观念得到增强。二是企业污水治理设施普遍建成,大部分治理设施正常稳定运行,有效地削减了污染物。三是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有较大发展,流域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10座、垃圾处置场4座,、2450吨,另有一些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置场正在建设或筹建之中。四是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深化,福州市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三明市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南平市开展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建设。五是环保监测和执法监管能力不断增强,流域各级环境监测站已基本具备相应的监测能力,并已建成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和一批重点工业污染企业污水排放自动监测监控设施,省和福州、三明市初步建成环境自动监测监控中心、分中心;颁布实施了《闽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标准》,完成了水环境功能区划和地表水环境容量的初步核定。六是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机制初步建立,沙溪污染死鱼事故、闽江流域农药运输车和化工原料运输车翻车事故等均得到及时妥善处置,有效地保障了环境安全。
(三)主要环境问题
2003年,闽江流域达到和优于Ⅲ%,比2002年下降了8个百分点。2004年达到和优于Ⅲ类水质的比例为83%(%,下同),,其中沙溪、富屯溪、建溪、干流南平段、干流福州段Ⅲ%(%)、%(%)、%(%)、%、(%)、%(%),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溶解氧,沙溪污染最为严重。闽江流域近10年Ⅰ—Ⅲ类水质比例变化情况见图1,2004年各类水质的比例见图2。
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畜禽养殖业已成为主要污染源
畜禽养殖业快速发展,造成部分河段严重污染,已成为流域主要污染源。据统计测算,2003年闽江流域畜禽养殖业COD(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流域工业、生活、畜禽废(污)%,%。
局部河段网箱养殖过密,也对水体造成污染。据统计,2003年福州、三明、,。养殖生物代谢产物、残饵、清塘和消毒用的农药、防治水产生物病害的药物等污染物进入水体,使局部河段水质下降。
大量施用的化肥、农药造成面源污染。据统计测算,2003年闽江流域福州、三明、南平市共施用氮肥(折纯)、磷肥(折纯),,其中大约有20%的氮肥和10%的磷肥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