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国人礼仪素质之我见.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国人礼仪素质之我见.doc

上传人:771635255 2018/5/20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人礼仪素质之我见.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国人礼仪素质之我见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华夏儿女以其礼仪之邦而自豪。周朝时的“国学”就以“六艺”为基本教学内容。“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仪教育列在首位。周朝的教育主要局限于贵族及其子弟,而春秋时代大教育家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倡导并力行礼仪普及教育。自汉代起,礼仪教育和治国安邦联系起来,就更加严格,周密。
管子言:“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然而,反思国人种种现状使人们感到仓廪实却未必知礼节。北京青年报曾报道一则消息:国庆期间,环卫工人在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清洁出60万块口香糖残渣。某国际大厦“寻找中国人”要到说话声音最大、剩菜最多的餐桌旁找。有识之士不禁呐喊:“还我礼仪之邦!”近年来,各行各业的礼仪规范纷纷出台,岗位礼仪培训日趋红火,但是,往往“雷声大,雨点小”流于表面,停滞于口头。我常给企事业单位进行礼仪教育培训,发现有的主管领导只要求给员工讲讲如何化妆、着装就行了,有的为应急某活动要求告知迎宾接待程序即可,有的窗口行业把礼仪教育等同于对服务员的形体姿态训练,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礼仪教育是虚假的教条
文明礼仪是事业成功的条件
早在欧州文艺复兴时期,16世纪意大利作家加斯梯良著的《朝臣》一书,就论述了成功之道与文明礼仪及其重要性。另一作家伊拉斯谟著的《礼貌》一书,着重论述了个人礼仪的方方面面与事业成功的关系,并提示警醒人们讲究道德,注意清洁卫生和外表礼节。西方现代学者也出了这类的书,最著名的如美国教育家卡耐基的《成功之路丛书》,其中最著名的一本书名为《人性的弱点》。真正讲究文明礼仪的人,是会有意志克服人性的弱点的。
在中国古代,以文明礼仪的优点获取事业成功的例子甚多。张良就是一个典型。张良作为辅佐刘邦的名臣,他具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本领。传说是因为他得到了一本《太公兵法》。有一天,张良在一座桥上,见一位穿着十分寒酸的老人挡着道,他出于尊重老人便让路,这时老人又故意将鞋掉在桥下,并以命令的口气要张良捡回来。张良一想他年事已高,尊老应以忍让为上,不仅捡鞋并给他穿好。老人看张良如此礼节,心有感动,随即约张良五天后一早在原地见面,张良听后跪下答应而退。五天后,张良天亮时赴约,见老人已在桥头,老人指责张良:“赴老人之约,为何迟到?过五天后再来”。又过五天,张良三更鸡鸣赶去,无奈又落后于老人,老人说过五天后再来,张良这回半夜赶去,等了一会儿老人就来了。老人见张良已到了,感叹:“孺子可教也”。就这样老人将《太公兵法》交与了张良。从此张良潜心研读,成了一位建立汉王朝立下奇功的谋略家。
文明礼仪是做人成功的基础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培养文明礼仪行为,这是处事立身、学会做人的基本要求。因为文明礼仪是一个人良好素养和品味格调的表里体现,既是自尊的行为展示,也是对他人和周围环境的尊重表达。然而,当我们不具备文明礼仪的素质时,将告诉别人的是什么?得到的反应又是什么呢?在北京奥运即将来临之时,对此探讨将是有益于提升学生文明礼仪素质的。
美国行为学家迈克尔•阿盖尔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以不同的仪表装扮到同一个地点,得到的反馈却截然不同:
当他身着西装,并以绅士的文明礼节出现时,无论是向他问路还是向他打听事情的陌生人都彬彬有礼,像他一样显得有教养;
但是,当他装扮成一个流浪者的模样,接近他来借火或找他搭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