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小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doc

上传人:aideliliang128 2018/5/20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内容提要:数学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和语文课,没有一个固定的思想教育点。但小学数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因此,挖掘教材德育因素,优化教学过程。发挥教材本身思想教育功能,结合学科特点向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成为数学教师的一大挑战。
关键词: 德育因素德育渗透德育素材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小学数学大纲指出:“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这说明,做为一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做的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还要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
恩格斯指出:“要确立辨证的,同时又是唯物的世界观,需要具备数学和自然知识。”这充分说明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的可能性。再说数学教材具有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非常有利的内在的思想性,表现出科学和思想性的统一。所以寓德于数学教育之中是完全可能的。如何在小

一、与教材有机结合,自然渗透
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是通过人的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儿童年龄小,他们经验有限,那么生活中的形象越鲜明思想影响就越强烈。”
因此,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优化教学过程,发挥教材本身思想教育功能,不失时机地潜移默化地渗透。
1、挖掘教材德育因素,自然地渗透。
我在教学中经常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充分运用教材德育因素的基础上将它们适当加以拓宽、加深。例如教学例题“搜集矿泉水瓶,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采集192个,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采集125个。两个年级一共收集矿泉水瓶多少个?”我就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使他们做到爱护校园内外、公共场所的卫生,积极参加收集白色污染活动。有的同学还懂得了自己过去对绿化祖国、环境保护的意义认识不足,有的还检讨了自己乱仍垃圾的不良行为,纷纷表示要做一个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在教《百分数》时,我向学生介绍中国人民用占世界耕地面积5%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20%的人口,而且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幸福,从而进行国情教育。同时我又向学生介绍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中,森林覆盖率仅13%左右,而且近几年来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已有1333多万公顷耕地被风沙吞噬变成不毛之地,这对可耕地面积已经严重紧张的我国来说,情况不容乐观。通过举例说明,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理解得更透彻,而且产生了一股爱国热情,纷纷表示为保护地球母亲,为人类千秋万代的生存和发展,决心奉献出一颗赤诚的心。
2、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景,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的求学信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所设计的教学情境,应与本课堂的教学内容有关,而不要东拉西扯,故弄玄虚,用来哗众取宠。如在《四则运算》教学中,我向学生讲陈景润如何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夺取数学桂冠,赢得全国人民的骄傲。教《圆》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7位的人。使学生懂得我国不但有古老文明,我国人民也富有聪明才智。在原始落后的时代,便有如此伟大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