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奖惩考核.doc

格式:doc   大小:54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奖惩考核.doc

上传人:316363517 2018/5/20 文件大小: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奖惩考核.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的:
为加强各类人员质量责任感,建立激励机制,减少浪费,把产品质量、工作质量与员工荣誉和效益分配相结合,特制定本细则。
二、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各级各类与质量工作有关的一切活动及人员。
三、职责
总经理负责对质量奖惩及考核评比结果的审批;
质管部负责根据本细则的规定组织相关部门对质量奖惩及考核进行评定,并对本细则具解释权;
管理部根据评定考核结果,执行奖惩;
制造部负责对生产班组的超定额情况进行统计处理。
质管部对本文件具最终解释权。
四、方法
对于顾客质量抱怨处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事故处理及持续改进奖励采取专项管理,处理结果纳入考核评比。
以班组及各部门为单位,每季度对工作质量等相关方面进行考核打分,评比结果作为权重系数与季度奖金挂钩。年终汇总全年考核情况,作为评比质量先进集体的一项依据。
五、质量奖惩规定(专项处理)
(一)、对于外部顾客抱怨的处理规定
对于处理顾客抱怨的质量问题产生的相关损失(包括退货、挑选、直接报废、到顾客处处理问题的差旅费等),按照相关责任程度的轻重采取逐级赔偿的方法。
对损失金额在1万元以内,按“外部抱怨处罚办法”进行处理,责任的划分可由质管部征询相关部门的意见,或召集相关部门讨论决定;超过1万元的报公司领导讨论处理。
如质量问题存在检验员错漏检的(如没有按检验规程对零件或产品的质量特性验证完整,或不按规定选用测量器具,造成检验结果误判),则检验员与责任单位/人员按相同规则进行处罚,并各担50%。
所有发生的外部抱怨,主要责任单位/人员承担75%,次要责任单位/人员承担25%,如有第三、第四
……责任部门/科室,再视情况进行追加;如只有一个责任单位/人员,则由该责任单位/人员全部负担。
(二)对于非质量问题引起的延期交付
因工作质量或工作失误,导致产品未及时交付,致使客户停产/几近停产、紧急发运等严重抱怨,或造成额外运费/重大损失,对主要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处罚金额300元/次,次要部门处罚金额100元/次。
这些失误的工作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销售计划或生产计划(品名,零件号,数量,交付日期)延迟或下错,导致生产无法按计划完成,或影响其它产品生产,延迟交付的;
生产中设备、工模夹具未按计划、按要求保障正常运行导致停产,从而致使交付延迟的;
应采购的合格原材料、零件未按计划到达公司,而导致交付延迟的;
原材料、零件到达公司,但未及时进行检验判定(收到送检单后3天内完成,急件需特殊处理,有盐雾试验周期的除外),从而影响生产致使交付延迟的;
仓库零件配送错误或者不及时配送到现场,导致生产延迟,从而致使交付延迟的;产成品发货错误,引起顾客抱怨等;
适当的生产指导文件未及时下发到需用岗位,导致不能按时生产,从而致使交付延迟的;
生产班组没有按照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致使交付延迟的;
因相关部门各环节信息没有及时传递,延误生产进行、货物发运,从而导致交付延迟的;
生产、包装、发运等辅料未及时备好,导致产品积压在车间或不能按时发运的。
上述问题日常反馈到生产计划部,由生产计划部做好记录,月末开生产计划会时进行通报,因本部门或个人的工作失误影响到其他部门的工作产生的问题,将参照上述处罚执行。
(三)、对于内部生产过程质量问题处理规定:
1、对于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质量问题由质管部处理,具体规定见附件2:内部质量问题奖惩办法。
批量性质量问题处理的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2、对于日常违反工艺纪律的现象,按以下办法进行处理:
①在还未进行相关培训与指导的情况下违反了工艺纪律,由负责部门安排人员进行指导或培训,对责任者不进行处罚;
②在已知的情况下违反作业指导书或是设备操作规程/保养规程要求操作,并且经劝阻无效或是再犯的,按**元/次进行处罚;
③当班不写记录,或是生产完成后补写记录的,经发现并确认后,按**元/次进行处罚;
④记录弄虚作假,根本未检查,或是与所做的产品不符,经发现并确认后,按10元/次进行处罚;
⑤记录不全,如操作者还未经系统培训,则由责任部门安排人员进行指导与培训,对责任者不予处罚;如操作者已经过系统培训,则按检验收取记录后的统计结果,按1元/次进行处罚;
3、对于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其它个别质量问题,按《超定额提成计算办法》进行处罚,由车间主管部门处理。
(四)、其它奖惩
1、发生重大工作失误或工作质量事故,各责任人、责任单位和相关部门除采取紧急补救措施外,应群策群力,尽力将损失减到最小。对于挽回损失的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处罚可以酌情减轻,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损失的应予以奖励和表彰。
2、为了鼓励各生产班组在制造过程中控制好产品质量,特对班组进行评定评分,对评出的优秀班组做出物质奖励,以示鼓励,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