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传染病重点教学课件.doc

格式:doc   大小:92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传染病重点教学课件.doc

上传人:neryka98 2018/5/21 文件大小:9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传染病重点教学课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传染病
第一单元总论
一、感染过程
1、传染过程的三因素:病原体、人体、外环境
2、感染后表现:
(1)病原体被清除
(2)隐性感染:感染病原体后不出现临床表现,但产生了特异性免疫。――最常见
(3)显性感染――最易识别
(4)病原携带状态――重要的传染源
(5)潜伏性感染:人体与病原体处于相持状态,不出现临床症状,不排出病原体,
只有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发病,不具有传染性。
二、病原体的作用
发病因素: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变异性可使易感性↑)和机体的免疫功能
三、感染过程的免疫应答
1、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屏障,吞噬作用,体液因子
2、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变态反应
四、流行过程的三环节:
1、传染源:患者、病原携带者、隐性感染、受感染动物
2、传播途径;
3、人群易患性
五、传染病的特征
1、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
2、临床特征分期: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IgM;恢复期IgG;复发与再燃;后遗症
最长潜伏期(病原体进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是确定检疫期依据。
3、发疹性传染病按皮疹出现先后次序排列:
水痘,猩红热,天花,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六、传染病的预防
分类:甲类2(鼠疫、霍乱、SARS肺炭疽、禽流感)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第二单元病毒性肝炎
乙肝表面抗原(HBsAg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
e抗体是乙型肝炎e抗体的简称(抗-HBe
核心抗体是乙型肝炎核心抗体的简称,可简写为抗-HBc
乙肝二对半(五项)是指:
HBsAg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抗HBs 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抗体
HBeAg 乙型肝炎e抗原
抗HBe 抗乙型肝炎e抗原的抗体
抗HBc 抗乙型肝炎核心抗体的抗原
大三阳是指: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及核心抗体(抗HBc)均阳性。
小三阳是指: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体(抗HBe)及核心抗体(抗HBc)均阳性。
而无论“大三阳”、“小三阳”只能反映机体感染了乙肝病毒,而不能表示病情轻重,其临床意义要结合病史及其他检测项目综合分析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一、病原学
1、甲肝(HAV):属小RNA病毒
2、乙肝(HBV):属嗜肝DNA病毒
3、丙肝(HCV):属黄病毒,单链RNA病毒
4、丁肝(HDV):缺陷的单链RNA病毒
共同感染:指HBV和HDV同时感染,感染对象是正常人群或未受HBV感染的人群。
重叠感染:指在慢性HBV感染的基础上感染HDV,感染对象是已受HBV感染的人群
5、戊肝(HEV):属杯状病毒
二、流行性
我国以乙型肝炎多发
1、甲、戊型
传播途径:粪-口,如水和食物
2、乙、丙、丁型:
传播途径:输血或血制品;母婴;密切接触;性接触
三、临床表现:
1、急性肝炎:黄疸型--黄疸期,巩膜首先黄染
2、慢性肝炎: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可发展为慢性。多见于乙丙丁型
3、重症肝炎:以乙型重型多见
急性重型肝炎诊断标准:凝血酶原时间低于40%
亚急性重型肝炎:出血明显,主要原因是凝血因子合成障碍
4、淤胆型肝炎:自觉症状轻,皮肤瘙痒,大便灰白,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