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3屋顶绿化种植区构造层施工
种植区构造层由上至下分别由植被层、基质层、隔离过滤层、排(蓄) 水层、隔根层、分离滑动层等组成。
是指满足植物生长条件,具有一定的渗透性能、蓄水能力和空间稳定性的轻质材料层。基质配制屋顶绿化基质荷重应根据湿容重进行核算,不应超过1300 kg/ m³。
一般采用既能透水又能过滤的聚酯纤维无纺布等材料,用于阻止基质进入排水层。隔离过滤层铺设在基质层下,搭接缝的有效宽度应达到10cm~20cm,并向建筑侧墙面延伸至基质表层下方5cm 处。
(蓄)水层
一般包括排(蓄)水板、陶砾(荷载允许时使用)和排水管(屋顶排水坡度较大时使用)等不同的排(蓄)水形式,用于改善基质的通气状况,迅速排出多余水分,有效缓解瞬时压力,并可蓄存少量水分。排(蓄)水层铺设在过滤层下。应向建筑侧墙面延伸至基质表层下方5cm 处。铺设方法见图施工时应根据排水口设置排水观察井,并定期检查屋顶排水系统的通畅情况。及时清理枯枝落叶,防止排水口堵塞造成壅水倒流。
一般有合金、橡胶、PE(聚乙烯)和HDPE(高密度聚乙烯)等材料类型,用于防止植物根系穿透防水层。隔根层铺设在排(蓄)水层下,搭接宽度不小于100 cm,并向建筑侧墙面延伸15cm~20cm。
一般采用玻纤布或无纺布等材料,用于防止隔根层与防水层材料之间产生粘连现象。柔性防水层表面应设置分离滑动层;刚性防水层或有刚性保护层的柔性防水层表面,分离滑动层可省略不铺。分离滑动层铺设在隔根层下。搭接缝的有效宽度应达到10cm~20cm, 并向建筑侧墙面延伸15cm~20cm。
屋顶绿化防水做法应符合DBJ 01-93-2004 要求,达到二级建筑防水标准。绿化施工前应进行防水检测并及时补漏,必要时做二次防水处理。宜优先选择耐植物根系穿刺的防水材料。铺设防水材料应向建筑侧墙面延伸,应高于基质表面15cm 以上。
种植植物的施工工艺流程
放线定点根据图纸上的种植设计,按比例放样于地面,确定各苗木的种植点。定点前先清除障碍,用仪器或皮尺将标明边界、道路、建筑的位置,然后根据以上标明的位置就近定苗木的位置。
挖穴栽植坑(穴)位置确定后,可根据树种根系特点,来决定挖坑(穴)的规格,要求比土球大,加宽放大 30cm 左右,加深20cm 左右,穴挖的好坏,对栽植质量和以后的生长以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挖穴规格必须严格要求。
挖穴时以规定的穴径画圆,沿圆边向下挖掘,把表土和底土按统一规定分别堆放,再在穴内施一定的基肥,以便苗木的以后生长,更好更快的长成,增强自身的抗性。抗穴挖好后,还要报请监理人员进行验收,不合格的及时返工。
,并作出标记。所选苗木要求规格大小相近、单株壮苗、抗性强、无病害的苗木。为有利挖掘操作和少伤根系,苗木过湿的提前开沟排水,过干燥的提前2-3 天灌水。
:按藤长的1/3 为半径定根幅画圆,于圆外绕起苗,垂直挖下至一定深度,切断侧根。将苗所带土球在穴内稻草包扎好,把出穴外。土球包扎要严,土球底要封严不能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