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西安市物流规划研究.ppt

格式:ppt   大小:179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西安市物流规划研究.ppt

上传人:mh900965 2018/5/22 文件大小:17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西安市物流规划研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基于新型城镇化的西安市物流规划研究
负责人:王乐乐
成员:贾果玲、张旭起、徐德洪、雷宁、王玉勤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 理论背景:
生产资源优势
产业发展方向
产业生态
物流服务类型
影响制约
物流产业的水平直接关系其它产业的发展水平。随着产业集聚度的提高,区域产业规划水平日益提升,传统粗放型的产业模式逐步向规划科学、布局合理、优势突出、技术促进型产业过渡。物流节点的建设正是基于这一趋势,力求通过合力集聚的优势为相关产业提供专业化、集约化、流程化的高效物流服务。
2. 实践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新型城镇化”推到一个新高度,城镇化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加速推进,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小城镇建设需求旺盛,带动作用突出,具有长期的向好趋势;
%,十二五末,陕西全省城镇化水平剑指57%,改写陕西城乡空间格局的历史关口已然到来;
近年来关中地区经济率先飞速发展,2008年—2011年,;,。2011年,%,。
快速发展的关中地区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大城市首位度偏高,城市群规模结构断层,大、中等城市数量明显偏少,小城镇发展滞后,没有特色。其次,关中各城市间产业关联度不强,分工不明晰,不能形成良好对接。最后,城乡差距较大,
实现以西安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首先要科学规划引导,优化城镇体系和产业布局。沿我省“米”字型骨干交通干线培育区域经济增长带,将关中各城市联结起来,发展核心、次核心城市,建设重点镇,使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培育特色城镇、特色产业。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宏观上,可以为政府在产业空间布局规划方面提供政策依据;微观上,可有效指导关中城镇群内农村经济发展和特色经济的形成。
二、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本课题以西安市周边郊县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研究背景,通过对西安市、县城和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联动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布局分析,研究为服务城乡联动的产业发展,如何合理规划物流中心。
在西安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
1. 惠建利以西安高新区为例,提出了土地流转的新模式;
2. 张宏成研究了西安曲江模式及其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认为曲江模式符合政府取向、市场取向、注重民生、文化内核和循序渐进五个特点;
3. 任保平研究了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的结构优化及其方略,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的基本现状是:城市总规模较小,中等城市数量少,小城镇发展滞后。面临着完善空间结构、功能结构和时序结构的任务。
在西安市物流规划方面:
1. 于文婷认为从西安产业发展的特点来看,多元化、高科技特点决定了单一的物流功能园区肯定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根据西安产业园区规划发展的特点,构建配套的专业物流同区是可行的;
2. 白山稳认为,物流园区的规划应该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综合考察当地的宏观经济走向,细致分析当地货运流向从实质上加速商品流转速度,从而提高社会的经济产出率。
从以上两个方面来看,目前缺少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角度研究西安地区物流规划问题。而从物流服务与区域经济的相互关系来看,有必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态势来研究当地的物流规划问题,完善产业的空间布局、功能结构和时序结构。
三、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step 1. 对西安周边郊县(以关中中部城镇群为代表)的进行调查,分析关中中部城镇群的产业布局和特色经济;
2. 评估西安周边城镇群的经济发展程度和符合新型城镇化的程度,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3. 根据关中中部产业布局和资源的内外部条件分析物流节点的空间布局;
4. 根据物流节点所在腹地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和经济文化特点,确定不同物流节点的规模、
四、研究内容
根据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镇群的经济发展特点和优势,研究符合集约、智能和低碳的城乡产业发展布局;
根据西安城乡联动产业发展布局,确定物流节点选址的影响因素,设计物流节点选址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物流节点选址;
根据物流节点所在腹地的产业特点、地理位置以及交通条件等,确定物流节点的规模。
根据各物流节点的规模结合地方经济文化特点,分析对腹地经济的影响。
五、任务分工
王乐乐:设计项目研究方案,和确定每阶段具体任务。
贾果玲:调查和搜集关中城镇群产业发展和规划资料
张旭起:进行数据对比分析,设计评价指标;
徐德洪:设计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的定量化处理
雷宁: 不同物流节点腹地经济条件分析
王玉勤:资料整理,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