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8
文档名称:

公共管理课件.doc

格式:doc   页数:7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公共管理课件.doc

上传人:翩仙妙玉 2012/8/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公共管理课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公共管理学
目录
第一章绪论 2
第一节公共物品与公共管理 2
第二节公共管理学的兴起与发展 2
第三节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以及特质 3
第四节公共管理面临哪些挑战 4
第二章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4
第一节公共管理学的理论渊源 4
第二节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 5
第二节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 6
第三节新公共管理 6
第三节新公共管理 7
第三章公共管理的主体(1):政府 7
第一节政府概述 7
第二节政府职能 7
第四章公共管理主体(2):非营利组织 8
第一节非营利组织概述 8
第二节非营利组织与其他组织的互动 9
第三节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9
第五章公共管理主体(3):公共管理者 9
第一节一般管理者的角色 9
第二节公共管理者的特殊角色 9
第三节公共管理者的技能 9
第四节有效的公共管理者 10
第五节面向未来的、具有前瞻力的公共管理者 10
第六章公共管理的过程 11
第一节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与评估 11
第二节公共管理中的领导 11
第三节公共管理中的激励与控制 12
第七章公共管理的绩效 12
第一节绩效管理的性质与作用 12
第二节公共部门服务的绩效评估与衡量的一般性指标 13
第三节公共管理绩效中的困难及改进策略 13
第十章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14
第一节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性质 14
第二节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 16
第三节公共部门的战略规划 16
第四节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问题与改进 17
第十一章公共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18
第一节公共服务民营化 18
第二节非营利组织与公共服务 19
第三节以顾客为导向 21
第九章公共危机管理 22
第一节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2
第二节公共危机事件的概念、特征、分类 24
第三节公共危机管理与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模式 25
第四节公共危机管理的战略 25
第十二章企业型政府与政府再造 25
第一节政府再造的内涵与背景 25
第三节企业型政府的实施策略及其限制 26
第四节企业型政府与政府再造实践 27
第五节面向21世纪的中国政府再造 27
公共政策补充 27
第一章绪论
对于公共管理学大家可能颇感陌生,与之相关的学科,大家比较熟悉的是行政管理学。那么,为什么在我们专业开设公共管理学课?主要基于那些理由呢?
一是从范畴上讲,公共事业管理从属于整个公共管理这个大系统,它是公共管理的一部分。为此,在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中,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管理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二是源于近些年在我国出现的公共管理学热潮。
主题为“两岸四地公共管理——二十一世纪的政策挑战”的第二届两岸四地公共管理学术硏讨会,2006/05/12日上午在澳门世界贸易中心开幕,幷一连两天在澳门大学举行。硏讨会汇聚海外及两岸四地百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发表一百二十四份论文及讲词。
1、20世纪9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加速了政府和社会功能的分化。随着市场、政府、社会三元结构的初步形成和“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都使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主体以及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而20世纪80年代恢复和发展起来的行政管理学学科体系由于自身存在的缺陷,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传统行政学的局限(“四局限”)
:传统行政学没有冲出政治学与管理学的藩篱。
:将公共管理的主体局限于政府,难免失之偏狭。

“全能的政府以行政的手段实施全面的管理”管理理念排斥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排斥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与竞争机制。
:忽视行政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第一节公共物品与公共管理
一、公共物品(Public Goods)的概念
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的物品。
非竞争性指一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非排他性是指使用者不能被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
纯公共物品:公共安全、外交、法规政策、环境保护、基础研究、空间技术等。
准公共物品:能源、交通、通信、城市公共服务、教育、广播电视、社会保障等。
二、公共管理的内涵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广大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点在于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而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公共管理包括以下含义:
公共管理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正当性;
公共管理认为社会治理的主要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