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
 
《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手册》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它能够更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全面素质水平,提高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的更广泛联系。它作为学生的成长档案,详细地记录着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生活情况,包括素质评价,成功的足迹,师生心里话和家长回音四大方面的内容。其中素质评价又从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实践技能素质四个方面。我们本着“慎表扬,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使用激励性评语进行评价,激发学生潜在动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综合评价激励性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别让分数成为学生的命根儿,要淡化不必要的分数竞争,为学生“减负”。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开展,素质教育已经在教学过程中扎下了根。在小学,素质教育除了教学生应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良好思想品质和学习品质的形成。由此,我们有了新的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标准。推行使用《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手册》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它能够更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全面素质水平,提高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的更广泛联系。
新的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标准要求教师评语采用“描述法”,要有激励性,使学生通过老师鼓励的话语找到尊和自信。法国教育家第惠斯多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小学生年龄尚小,教师的激励性评语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强大的动力,促使他们不断奋进。我想,这对学生将来的人格养成意义重大。伴随着每个学期师生鼓励性的评价,学生将会快乐地在校园中茁壮成长。
《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手册》仔细读来,其实就相当于学生的一个成长档案,它可以详细地记录着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生活情况,包括素质评价,成功的足迹,师生心里话和家长回音四大方面的内容。其中素质评价又从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实践技能素质四个方面入手,几乎涵盖了学生在学校的点点滴滴。
以下是我对素质综合评价的浅显见地:
一、细化素质评价,让学生从点滴中找到快乐。
《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手册》采用等级评价方法,以“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四个等级对学生每一学期各项素质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实践技能素质。
第一、评价内容科学全面,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和同学的优点。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重要的是在每一个孩子身上发现最强的一面,找到他作为人发展根源的‘机灵点’,做到使孩子能够最充分的显示和发展他的天赋的事情上,达到他们年龄可能达到的最卓越的成绩。”这段话的核心就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他们在不同项目上表现或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而当这某一方面取得成绩时,把握时机,充分肯定,只有这样,才能继续不断地引导,激励学生一项又一项的努力争创,直到取得更多的成功。
第二、评价主体多元化,有利于学生乐观向上,积极参与。综合评价从教师一元化转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班主任、学科教师、学生本人、同伴、家长等都成为整个评价中的多元主体,改变了过去学生被动接受班主任评判的状况。特别发挥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自评中了解了自己的优缺点,更懂得了自己的“闪光点”,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在以后的生活中会引以为骄傲,不断强化,使它成为自己稳定的良好品质。同学互评,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