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文档名称:

高中语文16册文言文.ppt

格式:ppt   大小:253KB   页数:5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语文16册文言文.ppt

上传人:iris028 2018/5/24 文件大小:2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语文16册文言文.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中语文1-6册 文言文简析
《蒹葭》
主旨的多义性——
思念意中人的款款深情
追寻理想境界的执著
君主招贤纳士的挚诚
手法——
以景起兴:以凄清之景烘托诗人苦觅而不得、心绪难安的情感。
结构特色——重章叠句
由山川树木而引发灵感和哲思——
具传记之表,而有寓言之实,暗寓劝谏之意
借病梅喻人,抨击现实,寄托理想
《种树郭橐驼传》
《病梅馆记》
《种树郭橐驼传》
主旨:借种树述官宜养民,勿扰民的观点。
写法:叙议结合,事理相生,对比,类比
种树之术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语言:简洁生动
养人之术
唐柳宗元
《病梅馆记》
托物言志,借梅议政,抨击清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才的罪恶,表达了要疗救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病》与《种树》思想倾向上的共通之处——
官——民
应顺应其自然天性,勿压抑、勿侵害。
清龚自珍
明清两代的小说
文言小说——《聊斋志异
白话小说——
历史演义《三国演义》
人情小说《红楼梦》
神魔小说《西游记》
英雄传奇《水浒传》
促织
《聊斋志异》文言短篇小说集,借狐妖鬼魅讽刺世事,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
促织,是小说的焦点,也是小说情节展开的中心线索。
主旨:
揭示现实中统治阶级残酷剥削和压榨下,百姓日渐“贴妇鬻子”的悲剧命运。
从官贪吏虐追溯到天子宫廷,指出“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寄讽谏之旨。
特点:情节波澜起伏,曲折多变,前呼后应,具讽刺色彩;人物刻画生动传神。
清蒲松龄
亭台楼阁独特的审美价值,引发作者对自然、宇宙、历史、人生的感悟。
《阿旁宫赋》
主旨:借写阿旁宫的兴与废,揭露秦亡之根本在统治者穷奢极欲,并借古讽今,劝诫唐敬宗不要大兴宫室,重蹈覆辙。
写作特点:
赋的特色——铺陈
描写、议论相结合
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
语言华美富丽,骈散结合
唐杜牧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黄州快哉亭记》
“快哉”是课文的文眼。
作者借物抒怀,本意并不在提倡士人远离尘世、自寻其乐,而在以旷达之情来慰藉不得意的士人,希望他们能胸中坦然,生于世而无往不自得。
文章境界开阔,气势奔逸,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熔于一炉,把身处贬谪之境,却有旷达快意之情写得淋漓尽致。
宋苏辙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读书人生活在世上,假使心中不坦然,那么,到哪里没有忧愁?假使胸怀坦荡,不因为外物而伤害天性(本性),那么,在什么地方没有快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