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老舍 茶馆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老舍 茶馆分析.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8/5/25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老舍 茶馆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老舍《茶馆》分析
张闽
我主要从民族主义文学、《茶馆》和特定历史环境、《茶馆》中的第二作者、《茶馆》和京味文化四个方面分析《茶馆》。
民族主义文学
传统民族文化和殖民者文化
我们知道,艺术作品不是从个人的意识里产生的,而是从民族的立场所形成的生活意识里产生的,茶馆不仅是老舍先生个人意识的体现,也是他所属民族的产物。
在《茶馆》中,邹福远和卫福喜是两个说评书的能手。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传统艺术评书和京剧都已不上座,卫福喜和邹福远唱一出戏都挣不上3个杂合面饼子的钱,老舍先生通过邹福远之口,说出了他对传统文化淡出人们视野的这种现象的惋惜——“咱们哪,全叫流行歌曲跟《纺棉花》给顶垮喽!”“咱们这点玩艺儿,再过几年都得失传!”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人受到来自国民党方面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榨,帝国主义的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交织混杂在一起,帝国主义文化代表着一种上层的,先进的文化,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则被看成是最不入流的,最落后的文化。洋文化由此泛滥在人们生活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老舍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即将被西方文化侵蚀的现状。他想通过这一情节的设置,提醒人们保护自身传统文化以抵制文化殖民。这也是文学借鉴和教化功能的体现。
民族主义的世界性
《茶馆》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朵璀璨的奇葩,它代表的民族主义,如反抗帝国主义,反抗外来侵掠者,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共通性,人们在战争、动荡、暴力和普遍的愚昧自欺中经受的苦难是相同的,他们所表现出的不畏***,勇于进取的民族气节也是相通的。从这个角度说,《茶馆》所表现的民族性超越了国籍,是一种世界范围的民族主义。
二、《茶馆》和特定的历史环境
1、《茶馆》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
虽然说小说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文学,但是小说的要求都是人物的逼真和活灵活现。
北京的茶馆作为公共的社交场所,娱乐场所,是北京三教九流茶客经常光顾的地方,不同时期的茶客谈论的话题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期的历史。老舍先生通过典型的事例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反映了普遍性,规律性的历史内容。
例如:从《茶馆》的历史语言来看。第二幕中王淑芬对李三说,“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儿也该剪了吧!”体现了满清的覆灭;大兵说,“谁要钞票!要现大洋!”体现了国民党统治时期通货膨胀的状况。
从《茶馆》的舞台说明来看。“把海边都修上大墙,就足以挡住洋兵上岸”反映了鸦片战争的到来。
2、《茶馆》与“十七年文学”不相符
就老舍《茶馆》发表的时间来看,1957年正值中国十七年文学当道时期,这一时期,以英雄崇拜、配合政治为主题的文学被社会推崇。这一时期典型代表作品有《红日》《林海雪原》等。但是《茶馆》冲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