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循环经济学论文-论循环经济
摘要:介绍了循环经济的特点以及产生的背景,着重介绍了循环经济目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政府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3R——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原则,改变传统意义上资源在生产过程中以单线流动经行的特征,而提出以让物质进行循环和使能量进行充分利用的经济模式。它要求我们在进行社会经济生产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资源高效的使用和物质循环的利用,实现三废污染物品的低排放甚至达到零排放的标准。它指导我们经济发展不以污染生态环境作为代价,而是将生产的清洁化与对于在传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的回收与利用,从而实现生态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一般的生产过程中,资源的利用呈三步直线型流动,即先有资源通过生产过程变为可以销售盈利的产品,同时伴随着这一生产过程的是大量三废物质的产生。我们通过这一资源利用的方式,可以很清楚的看出:随着我们生产出可以销售从而盈利的产品数量越多,带来的结果是更多的三废物质的产生。这也正是人类在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就在一直犯的一个极大的错误。科技的进步,人类劳动生产力质的飞跃,带来的结果是人类错误的估计了我们所在的地球物质能源的储备,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类一直认为我们所可以利用的资源是无穷无尽的。很显然,在这一错误的观念的指导下,人类最终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规模化的工业发展导致的环境污染,其中甚至还造成骇人听闻的一些人类历史罕见的惨案。众所周知,环境污染与生态污染造成的结果是长期化的,它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对大范围的群体产生恶劣的影响。伴随这些到来的还有,人口的迅速膨胀,资源的高速消耗,这一个个信号都警示着人类,也使人类终于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以及资源的有限性。在这种环境背景下,循环经济便应运而生了。而真正意义上标志着世界各国在实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达成共识的是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以及在两次会议上签订的包括《21世纪议程》和《环境和发展里约宣言》等一系列文件。我国则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引入循环经济的概念,此后一直在不断深入的进行着学习与研究。
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目前是分为四个层面来进行的,即小循环(是从单个企业层面上,通过在该试点的生产过程中减少废料,实现最小化的污染排放量),中循环(是在区域层面上,通过在某地区通过进行企业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等因素的集结。使之达到共生的关系的一种循环模式),大循环(是从整个社会层面上,通过循环经济星城市省区的建立,最终打造循环社会的一种模式),资源再生产业(通过对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无污染废弃物,从根本上来解决废弃物,达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的一种模式)。
目前,我国也在大力提倡推进着循环经济的发展,其中青海省在在响应落实循环经济发展这一理念上,建立了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该实验区的的建立改变了过去的单一的生产模式,通过实行大循环,即在石油天然气资源、盐湖资源、有色金属资源、风能太阳能资源间,使其相互融合,上下游企业之间有效地组合。这样通过整合各个企业之间的资源的利用情况,将一个企业的废弃物做为另外一个企业的生产原料的方式,使得产业链条大大的延伸,同时取